有人说:童年得到的爱是长大后的光,幸福的童年能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却要用一生来治愈,储存在儿时深处的记忆像一粒种子,会在往后的人生中不断生根发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对于人生的选择和判断。
心理学中称其为“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你的童年充满乐趣和陪伴,那么你对整个世界持包容开放的态度,阳光明媚是你的底色,如果你的童年充满贬低和冷漠,那么你在面对整个世界时毫无力量,阴晴不定是你的保护色,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和方法都在疗愈自己,自信的建立往往是缓慢的,是需要经历诸多不稳定、不平衡、不持续的蜕变换来的重塑。
每个人的内心都想被父母呵护,希望得到周围朋友的关心,让自己爱的人也同样爱自己,处理社会关系游刃有余,能力与才华得到完美释放,邂逅灵魂深处的甜蜜爱情,外貌出众,家境殷实,聚光灯环绕·····这种梦或许每个人都幻想过,奢求过,我也曾在无数个岁月里遥想过,痴呆过,但很快就破灭了
从我出生的那一刻到记事以来,周围人对我的评价不高,后来在30年来的成长中反复论证这一观点·····
我出生在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某某小山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亲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能管吃住就不错了。
听母亲说我是晚上9点钟生下来的,后来我翻阅生辰八字算命学,这个点出生将来一定巧遇贵人,飞黄腾达,颇有作为,内心还曾备受鼓舞,如今30年风雨过去了,至今没有显现出飞黄腾达的迹象,权且当笑话故事讲讲了。我的父母亲的文化程度都是小学,因而在教育上从来都是只管“吃穿住”,放养式成长伴随30年,长大或许就是在一瞬间,当我自己在回顾30年来的人生轨迹,有些儿时记忆在内心深处不能忘怀,当我有独立的意识后,想方设法都在摆脱它带给我的不稳定感,以至于我现在才敢真实的面对消散的记忆,内心的窘境。
以前那个生性胆小,敏感多疑,封闭沉默的我,它常常把我拉进一个悠长,漆黑,迷幻的思维意识中,不能左右,经常在老师的贬低批评,同学的嘲笑,自我的批判中暗自神伤,每当我不能掌控与喜欢的女生距离时,每当我不能迫切的表达内心时,每当我感到被孤独感包围时,遗失的安全感疯狂的在边缘试探,很多次思想上的逃避,行动上的矮子让自己蜷缩在角落里,每每想起依然觉得就在昨天,就在灵魂深处拷问着我,让我即想挣脱束缚又不能自我控制,痛苦便长驱直入占据着内心的幽暗,终于直到我30岁后才逐渐觉醒,才在随波逐流的困顿中找到那颗闪闪发亮的自己,似乎一切才不那么重要了。
据母亲后来告诉我,小时候的我基本不怎么出家门,村里的小伙伴叫我也是不怎么出去玩,通常都在家里的后院里摆弄着自己的小世界,就是把砖头,木头,石头等任由自己移过来移过去,独自创造着自己的领域,因此我的童年没有玩具,没有游乐场,没有丰富的课外书。
唯一记得有一次跟着父母亲去很远的集市上,当时我看上了一把玩具手枪,灰色的外壳,把子弹装进去后可以扣动扳机,非常的精致玲珑,尝试着开了几枪后特别想要,结果售卖员价格要的高且一份钱不少,我看到场景后就大哭了起来,父亲说太贵了去其它家看看,结果我不愿意一直大哭,当时引来好多人围观,最后父亲逼不得已就买了,这是我唯一的一把玩具枪,后来我上小学后慢慢也变得懂事了,那时父亲开始进一些日用百货(类似义务小商品)去外地(天水秦安县)售卖了,他每次回家的时候包里总会带着一些学生用品(笔记本,各种笔,橡皮),这也成为我小时候经常给其它同学炫耀的资本。
从小学开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是压倒我最沉重的石头,周围的亲人和老师总是在告诉我特别笨,笨的不可救药,事实上确实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思想不集中作业靠抄,考试靠蒙,数学考试通常都是30分左右,数学成绩不好一直持续到上大学,唯一就是语文成绩拿的出手,靠死记硬背的功夫勉强维持,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里有20个学生,村里学校人少大概100人左右,期末考试抽中三年级要去外地(其它村)考试,校长考虑到升学率对学校的影响,只报了18个人参加考试,剩下2名成绩差的不能参加考试,其中这2人中就有我,当时老师选中3位学生抓阄儿,谁抓到谁就参加考试,结果我就没抓到,这件事成为我一辈子内心的阴影。
当我得知不能参加考试时,内心极其失落,但是我在同学面前还保持很开心的样子,傻傻的炫耀不参加考试就呆在家里玩,回到家后把这件事告诉父亲,父亲便去学校找老师去了,很难想想父亲在去学校的这4-5小时内心痛苦程度,是不是我的不争气让父亲脸面无存,只记得父亲回来已经晚上9点多了,我们上学要步行2里路到隔壁村,恰好那天晚上天空没有一丝月光,只记得父亲漆黑的身影和憔悴的面容,很多年以后我依然不能忘怀这件事对我心灵带来的影响,像一根刺扎进我脆弱的心灵中,让我始终对父亲保持着愧疚,这种愧疚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出息,没有做到父亲眼中的好学生,没有理解父亲流血流汗背后的默默付出。
好不容易熬到初中,初中上学的地方距离我家7公里路,步行需要2小时才能到达,因为距离太远只能住宿了,因为那时学校还没有住宿楼和食堂,只能住在学校当地的村庄居民家里,暑假期间父亲托人找关系找了好多家终于找到一家住宿的地方,因此1周放假回1趟家,每周六回家后换洗穿1周的衣服,准备好1周要做饭的米面粮油等,去的时候经常背2大包,肩上背着面和土豆,手里提着1桶油,每次走到村头邻居都会调侃是不是把家都搬空了。
那时上学的学生家里都比较拮据,做饭不像现在极其方便,那时没有天然气灶和电磁炉,只能用蜂窝煤炉子来做饭,相信很多朋友对蜂窝煤已经很陌生了,现在的家庭早都淘汰这种炉子了,这种炉子不仅要控制好燃烧的速度而且要及时更换蜂窝煤,控制不好容易熄灭,好多次中午回去炉子灭了,记得当时那个气一下涌上来,恨不得一脚把炉子踢倒,后来妹妹也上初中后,经常因为炉子熄灭无法做饭吵架,只能对付两口空着肚子回学校了。
那时晚上睡觉是农村的土炕,不像现在空调电热毯一应俱全,土炕里烧的燃料要从家里面用车子拉过来,在冬季来临之前,母亲便在家里提前准备好10大包烧炕燃料和秸秆,叫上村里上学的邻居家拼凑满满一车(老家的架子车)燃料,给我家的骡子套好鞍,在陡峭的地方全靠骡子在前面爬坡,从家里出发步行7公里拉到上学的地方,就这样母亲一步一步从千里之遥把烧炕的燃料给我拉回来了,现在想起依然觉得母爱的伟大难以诉说,在无微不至的细节里,在为儿女付出一切的期望中。
烧炕的燃料拉回来后,烧炕又成一个难题,虽然母亲在家里已经教过我好几次,但依然会经常性的熄灭,不仅每天早中晚要及时添加燃料,添加的少了容易熄灭,添加的多了容易把炕给烧着了,而且每次烧完炕后衣服脏的不成样子。细数3年来好多次我烧的炕总是灭的,总是在半夜或者晚上黑灯瞎火的时候炕是冰冷的,就这样只能穿着衣服躺下蜷缩成一团凑合到天亮。
想起初中住校的3年日子是苦涩的,不仅自己要学会独立做饭烧炕,而且还要学会看房东的脸色,因为那时住校就住在房东家的院子里,同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经常会因为用水的事,用煤的事,用电的事等等情况,遭到房东的冷眼和嫌弃,那时只能默默忍受着发生的一切,我常常因为用水的事焦心劳思,一则怕水用多了被房东说,二则没有水可用还要去泉沟里提水,想起初中住校的生活依然觉得触目惊心,那是段晦暗的生活,是我这一代人上初中必经的日子。
即便是如此艰苦的学习生活,按理来说应该埋头苦练,可是学习成绩依然是班里末尾的,数学30分,英语50分是常有的事,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我觉得特别对不起我的父母亲,每次开完家长会母亲总是苦口婆心的劝我好好学习,我总是满口答应,可资质的平庸让我在学习上从来没有取得好名次,以至于我的整个学习生涯里都是老师眼中的差生,从小学到初中学习差三天两头挨打,经常放学不让回背英文单词成为家常便饭。
渐渐地学习成绩差成为我的标签,以至于父亲的内心深处时时牵挂,时时叮嘱,说过最多的一句话便是赶紧看书写作业,因此看书写作业成为我和父母亲之间不可逾越的沟通话题。
提起上学时学习成绩的窘迫,总算还有些快乐的事来抚慰内心,第一件快乐的事便是看电视,记得那是2001年父亲去外地做摆摊生意收入还算可观,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买了一台25英寸的海尔电视和一件2人位沙发,因而看电视是我童年记忆中最为开心的事,那时的电视刚从电视天线转变为电视卫星锅,电视台从原先的固定转播变为30多个固定卫视台,一下子满足了我对看电视的所有欲望,因而也成就了我在同学面前滔滔不绝讲解电视剧情的个人特色,常常引来很多同学的围观和询问。
记得那时喜欢看的剧有港台神话剧,武侠剧,仙侠剧,常常被主人公大义凛然的壮举所吸引,被男女主角凄美的爱情渲染得如醉如痴,也为喜欢的角色高深的武功牵动着心灵。每次看电视的时候总是偷偷把声音调整到5分贝以下,以防被爸妈听到。有一次母亲偷偷把遥控器藏起来了,我硬是在没有遥控器的情况下鼓捣放出来了,如果童年还有那些值得被回忆的美好,看电视便是我的全部,它带着我对世界的幻想和好奇,给予了一份安放内心自由、憧憬、打开视野的欢乐时光,也曾带着我的点点思考,滴滴想法驶向远方。
第二件快乐的事便是去舅舅家,一去就是十多天不愿意回来,舅舅家属于甘谷县,我们家属于武山县(上一篇提到过),虽然距离不是很远步行也要4公里左右,小的时候去舅舅家都是步行就去了,因为母亲是家里的老大,我和妹妹便是最大的外孙,外公外婆对我们也疼爱有加,两位舅舅和姨年龄偏小,他们便常常带着我和妹妹在村里游玩,尤其我的两位舅舅在我的童年里留下了深厚的记忆。
舅舅家旁边是他们村的戏台,每到过年的时候我总是跟着小舅穿梭在戏场里,最重要是舅舅家有好几个小卖部,他们带着我买各种麻辣片、泡泡糖,雪糕、棒冰等,慢慢一次两次总是惦记着去小卖部买零食,因而我会把过年攒的压岁钱揣在兜里去舅舅家。除了买各种馋嘴想吃的零食,还有跟着小舅舅去邻居家看电视光盘,那时没有见过如此神奇的东西总是吸引着我,直到天黑了还没回家,外婆找我们吃饭都找不到人。
比起学渣的我,我的两位舅舅都是极其聪明的三好学生,尤其我的小舅奖状糊满了整个墙壁,学校发的笔记本常常给我写都写不完,至今我还保留着2本,去舅舅家我的数学作业总是小舅从头辅导到尾,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只是我太笨常常不能理解舅舅的良苦用心,每年的寒暑假作业就在舅舅家完成快要上学了才回家。去舅舅家是我儿时最高兴的事儿,只是时间长了父母亲就要求我回去了,因此去舅舅家成为我逃避父母亲约束的最大原因,舅舅家无拘无束,自由散漫,随性随意的生活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童年的乐趣便在这里起航,让我暂时忘记了学习压力,满足了儿时对童趣生活的想象。
时光如流水,不经意在指缝间溜走,懵懂的小孩成长为小大人,随着初中生活帷幕的落下,从这里开始,从这个时间段开始,从我长个头开始,总感觉时间的钟声敲响了我成长的脚步,不留一丝等待,答应父母的事还未实现已经胡须长满脸庞,容不得我想象,一切已经远去了。
因为初中学习成绩很差,便勉强上了一所全县最差的高中,最差的原因是全校学生考进不了一个本科,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在高中呆了3年,第1年高考考了358分,经过内心挣扎又复读1年,第2年高考考了386分,迫不得已选择了一所江苏南通的大专院校,报考了国际贸易管理的专业,一个冷门没有前途的专业,紧接着毕业后就失业了,因为实在没啥亮点很长时间找不到就业单位,其次也是丝毫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因此在我毕业后的3年时间里极其的迷茫与焦灼,看不清人生的发展机遇,常常在恍惚之间尝试着对某个行业岗位短暂的了解和探索,那时候的状态感觉自己就是一整风,随时有可能被吹没了。
就这样随着时间的奔腾在市场中苦苦寻求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几年下来换过数10份工作,那个苦不用说了,常常一个人独自流泪,感觉随时都能抑郁,在物流贸易公司做过销售,在保健品公司做过市场帮扶,也曾上过当花1万元在培训公司学过C++编程,后来在整形医疗公司做过网站编辑,再后来到家具行业做品牌营销策划,好多工作都忘了,一路走来不知道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能做成什么,跌跌撞撞,走走停停,回过头来看每一次探索看似风轻云淡,实则背后是脆弱的心灵打碎了又重组,失去了又重新出发,就这样30年来不断尝试调整,争取做到让自己不妥协、不迷茫、不恐惧,做到劳有所获、不让周围人看轻自己。
随着年龄上带来的成熟感逐渐增强,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童年记忆的背后带来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发现自己对人生毫无目标感,畏手畏脚成为最真实的写照,于是当我步入社会觉醒的意识越强烈,就越想努力跳出这个恶循环,摆脱这种苦心态,终于得出结论就是“折腾+学习+复盘”,只能反复逼着自己去尝试,去实践,去矫正,然后打碎牙咽肚里,再去尝试,再去实践,再去矫正,整个过程中很痛苦,很疲惫,很沮丧,这种磨炼与困顿只有自己能解决,别人根本无法介入,内在的声音持续并暗自激励要不断改进,另一方面也在引领着我多去看看世界,广交好友与人为乐,打破重重限制发挥的包围圈,让身心与行动合二为一。
无论生活如何变迁,童年那份苦涩或美好的回忆,总会为我的心灵带来无尽的感想,童年像一首简单而美好的歌曲,它的旋律一直在我的心中回荡,让我在前进的过程中保持初心,深刻地认识到苦孩子是我的出身,在落魄时保持韧劲,一无所有本是常态。
写到这里,我的内心还是很欣慰,终于敢真面自己惨淡的记忆,与内在的自我达成对话,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身边的人过得更好,让自己做更多的事来回报父母。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治愈自己,走出去,回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