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15 三百零九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12.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语音整理
从本章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孔老师早就意识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他在这一章里着重强调了为政者,即统治阶级,也就是君子,在整个社会结构里所起的作用,就是率先垂范的模范带头作用。
季康子我们已经比较熟悉了,就是前面多次提到过的季孙肥,他是三桓之首,从鲁哀公三年,就开始担任鲁国的正卿,是当时鲁国最有权势的人。“康”是他死后的谥号。
季康子作为季氏家族的掌门人,是他迎接孔子回到鲁国。当然,回到鲁国的孔子在结束了四处漂泊的生活以后,已经是风烛残年乐,但是他德高望重。所以,不管季康子怎么专权,对孔子表面上还是尊重的,经常向孔子“问政”,就是请教如何把国家治理好。
我们来看文本。“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就是说,有一天季孙肥作为鲁国最有权势的人,向当时的德高望重的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对曰”,这个“对”表明季康子的地位高于孔子,虽然孔子担任过大司寇,位列上卿,但是毕竟已经去仕,就是退休了。所以在这里用了一个“对”。“政者,正也”,简明扼要,答案就一个字“正”。就是如何管理国家、处理政务呢?孔子给出的答案就是“正”。“政”就是要“正”,“正其不正,以归于正”,就是纠正别人的错误,让他回归于正途。但是要想纠正别人的错误的前提就是自己要正,也就是正人先正己。你必须自己正了,才能去正别人。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从来没有自己不正,还能够去纠正别人的,这很难让人信服。
接着,孔老师就进一步阐述自己这样说的理由,“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帅”通“率”,就是率领的意思。孔夫子要求统治者要给大家做一个表率。孔老师的意思很明确,就是你这个肥仔,你作为正卿,是百官之长,你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影响鲁国的官场,使之风清气正。官场风清气正,那民风必然好转,国家自然就好治理了。
我们知道,孔门弟子中有不少人是在鲁国做官的,尽管大部分都是中下级官员。孔子在教导他们如何治理国家的时候,孔老师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给出的答案是不一样的,大多都是要勤勉、诚信之类的。在这里面对季康子的问政,孔老师的答案就有点儿讽刺的意味。
这个讽刺意味我们怎么呈现出来的呢?我们来看孔老师的论述,“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就是说,打铁还需要自身硬,你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是保持了正直、正派、公正的话,谁敢不跟从你学习呢?言下之意,鲁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乱局,你作为正卿难辞其咎,你是负有主要责任的。现在过来问我怎么来治理国家,那你要先从自己做起。孔老师这里所说的“政者,正也”,大概包含了两层含义,“正”不仅是要纠正别人的错误,同时也包含了自己要公正,要正派,要率先垂范。
我们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孔老师的话也未必就全对。因为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光靠统治阶级的一身正气是不够的,因为统治者毕竟是少数。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企业也罢,要想治理好至少要建立一个核心团队,号召这个团队的成员来跟随你,执行你的政令。当然还要建立完善的行政体系,依靠制度来管理团队。当然,你只有团队,甚至建立了自己的行政体系,如果领导者内心不正,他也很难治理好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团体。所以我们说,孔子对季康子说的是一个“为政”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的条件。在这里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就是孔老师希望季康子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正派的人,做一个能够给人民做出表率的人。
铎罡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