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8 一百一十三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5.22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公冶长篇》的第二十二章。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我们在前面曾经说过,整个《公冶长篇》都是孔子在评价历代的先贤,以及自己的一部分弟子。但是在这一章里,我们发现它的一个新的特点,就是在这一章里,孔子不是评价某一个学生,而是他的一群学生,就是留在鲁国的一个学生整体的评价。
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在陈国,也就是河南的淮阳,时间长达三年,随侍的弟子并不多,主要是冉求、子贡和公良孺,其余大部分弟子仍然留在鲁国。
孔子在陈国这一段时期,住于司城贞子家,就是住在别人的家里,实际上并没有受到重用。再加上当时晋楚之间的争霸,还有吴越之间的争霸,陈国国力又比较弱,地理位置又比较重要,所以各国争霸的霸主都曾经讨伐过陈国,这让孔子也不得安宁。
再加上长期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让孔子有点儿不爽,那突然之间呢,收到了鲁国的一封来信。这个来信背景和内容是这样的:就是鲁国的一个卿大夫,季氏家族的季孙肥,也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季康子,他在年轻的时候就接管了整个季氏家族。在他人的劝说之下,同时也觉得需要有人给他支撑一下门面,就决定迎回在外边漂泊多年的孔子。而当时的孔子就在陈国,孔子说的这段话,就是收到了季康子的邀请之后,发出的一个感慨。
这里边,对于孔子而言呢,就暗含着一股欣慰之情,所以“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回去吧,回去吧,也该回去了,漂泊了那么多年。
“吾党之小子狂简。”“吾党”就是乡党,鲁国是孔子的故国,长期周游列国,过着一种四处飘荡的生活,他力图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始终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因此突然之间收到了季康子的这封邀请信,他有点欣然,想接受的意思。
当然了,也可能他正想回国,现在有了这封邀请信,也算是给自己一个解释吧。我们河南话叫就坡下驴,借这个机会终于可以回家了。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这里理解的最难的地方在于“狂简”两个字。我前面专门把《古代汉语词典》里关于这一条目的解释给大家列了出来。“狂”和“简”两个字,应该分开来理解,否则的话就会出现一些偏差和失误。“狂”就是志气很高的意思,和我们今天说的这个狂妄自大有着比较大的区别。“简”,就是简单粗糙的意思,就是说做事没有谋略,也就是说留在鲁国的这些弟子,还有这一些执政者志气很高,但是做事又比较缺乏谋略。“斐然成章”是指话说的很好,文章写的很好。“不知所以裁之”,说我们这个地方的年轻人还是不错的,既志向远大,文章又写的好,但是做事缺乏谋略,我该拿什么回去教他们呢?这个“裁”就是剪裁的意思,把织好的布料通过适当的剪裁来制成衣服。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儿。就是教育自己的学生,也就是说人呢,或者说孔子的学生,就像这个花花草草一样,必须经过剪裁才能够成才。
但是这一章,也有一些不同的解释,比如,“狂简”就是简单的认为他志气很高,那“斐然成章”呢,就是文章写的很好,孔子是对自己家乡的后生子弟的一种表扬。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个地方的年轻人真不错,我回去拿什么教他们呢?也就是说,孔子看到自己的故乡传来的这个邀约的信件,觉得很欣慰,这样理解也能够讲的通。
但是我个人觉得呢,这个“狂”和“简”还是把它分开会好一点,就是说自己故乡的年轻人,虽然志向远大,写出的文章也很漂亮,但是缺少一些谋略,缺少一些节制,甚至呢,还有点儿粗率。这样的话,孔子的心情就比较复杂了,一个是对故乡的思念,另外还有点对鲁国统治当局的一些不满。那意思就是说,我回去以后要好好的教训一下这帮年轻人。
总之,经过长期的在外的颠沛流离,孔子对自己的故乡是非常思念,他愿意回去。并且,也给自己回去找了一个台阶儿。因此,他感觉是比较欣慰的,我拿什么教他们呢?我觉得这更是一种谦虚的态度,让孔子这个个人的形象,更加饱满一些。哎,既知识渊博,又谦虚有礼。
当然呢,这些我们都是一些猜测。由于过去的原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我们对它进行断句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差异,那理解上也会有所不同。当然,我们今天对于论语的解读,不是评判对错,而是尽可能的找到孔子的原意。
李零讲解
这是孔子周游列国,仕陈湣公时(前491—前489年)讲的话。司马迁把这段话放在季康子召冉求,冉求将行的当天(《史记·孔子世家》),时在前491年。
“狂简”,孔注训简为大,朱注训简为略,是形容志大。
“斐然成章”,是形容有文采。
孔子说,该回家了,该回家了,我家乡的年轻人志气很高,又有文采,真不知道怎么指导他们。(回家的喜悦)
郭老师友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