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人生,会莫名其妙的突然发生转变。有时候,连你自己,都不知道,究竟为什么?好像宇宙中自有一股神秘的超能量在主载着一切。你要遇见什么人,发生什么事,遭遇什么磨难,早就被设计布局好了一样。无论怎么阴差阳错,都躲不过缘份的安排。
那一年,我读高一,十七岁,奇丑无比,我是这么认为的。下半学期上了一半,我缀学了。
后来的我,一直在想,十七岁的我真的有那么丑吗?答案是有和没有。
为什么说,十七岁时真的很丑呢?人人都说女大十八变,这一点我坚信不移。我就是极好的例子。真的十八岁以后,出落的像脱胎换骨一般美丽动人,青春活力。紧致白里透红的脸蛋,无不透着青春靓丽的气息。紧致匀称的身材,试什么衣服都合身,穿什么衣服都好看。以至于人至中年后,无数次的怀念这个年纪的身材,对比不同年纪试衣服的真切感受,伤感不已。
那为什么说,十七岁时也不丑呢?人在怎么变,底子还是原来的模样。无非人懂事长大后,会懂得如何打扮和修饰自己。或者,有人欣赏和喜欢你时,你的自我认知度提高,自尊水平拔高后,对自己有不一般的感受和认知而已。而这些感受和体验,往往又是正面积极的。所以,会突然间觉得自己不丑,甚至很美。
那个年纪的少男少女,大致都会有一个极其模糊的自我认知吧。懵懵懂懂,全然依靠外在的环境对她的影响,全然依靠他人的力量和认定。好像内在是空的,是无力的,是迷茫的,又是极其渴望的。
对于未来,对于未知,既害怕,又期待。
百无聊赖的翻看着不知从哪里捡来的杂志,无意中看到了对孙燕姿的人物专访和她的歌曲《遇见》,还有她近期在深圳有演唱会。我突然冲动的想,我想去深圳,去遇见不一样的人生。
我并不是追星一族,也不太爱关注这些离我很遥远的人物。只是无聊,才翻看起杂质。如果那时家里有课外书多一点,说不定我会爱上读书,再然后,成为一个读万卷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可惜,又在枉想了。无聊加上迷茫的时候,眼里所见都可能是希望之光。突然间,有点崇拜年纪轻轻就这么有成绩的孙燕姿。也有点向往深圳这座充满魅力的希望之城。
那个时候,好像一提到深圳,内心就充满力量和热情。那个时候,好像告诉别人你在深圳工作或生活,都会被赞叹一番,再加以啧啧的伴奏声。
2002年的深圳,是年轻,热情洋溢的希望之地。就因为孙燕姿,还有深圳这个名字,我稀里糊涂的踏上了开往深圳的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