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8年11月19日“崔律精时力之阅读理解课”系列第1.1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用自己的话,把后面原文的内容讲(教)给他人听(请用文字写在下面第5点)。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1、为什么要开阅读理解课?
(1)大家在100天训练营中,本讲学到的点中,重述讲解内容出现偏差
(2)RIA过程中,阅读出现偏差,应用也会出现偏差,拓展到日常工作生活,领导布置任务,是否会理解有偏差呢!
(3)应小伙伴们的迫切需求,希望帮助大家快速成长。
1.2、阅读理解出现偏差的原因
(1)缺乏专业知识
(2)生存环境宽松,即使有理解的偏差,也不会有严重后果
(3)逻辑力略弱,理解了,可是表达不到位。缺点 Vs 习惯
(4)自己意识不到,没有反馈
(5)缺少刻意练习
预防异议:阅读理解出问题的原因说这么详细,有必要吗?举例说明:阅读课打卡实践限30人的例子,一个是发红包29.99,一个是发红包后接龙,单单是这两件事,大家执行时出现的问题如下:
(1)有人发红包29.9
猜测原因:①看清楚是29.99,但发红包时忘记了,如果是偶然性的(比如太激动了)没有问题,如果是经常性的,那就要自己好好想想原因了;②没有看清,只看到29.9,说明阅读不够扎实;③看清29.99,但觉得9分钱不重要,遂只发了29.9,这种情况的人会有点以自我为中心,在阅读过程中会出现附会旧知的现象
(2)有人先发红包后接龙,有人先接龙后发红包
猜测原因:①审题不清;②先占位,因是抢占名额,可以理解
(3)有的小伙伴接龙后,一直没有发红包,后来被崔律提醒
1.3 阅读理解课目标
(1)常见信息处理流程:信息输入——>信息加工——>输出/行动。信息输入两个途径:耳听、目读;信息加工有三个步骤:理解,思考分析,整理出应对方案;输出/行动,输出包括与他人沟通,教给被人(孩子、老公,拆书家教给学习者),行动,执行。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三种不一致:①理解不一致,自己的理解和原文知识点不一致,原文时一个鸡蛋,我们理解成鸭蛋;②表达不一致,感觉自己理解了,但表达不出来;③行动不一致,知道该怎么做,但实际做的时候却出现偏差。
本次课程解决理解不一致和表达不一致的问题,行动不一致会放到精时力课程中解决。
(2)阅读理解课练习的目标:①尽量还原原文(基础的阅读理解能力);②尽量挖掘新知(以学习为目的的书籍阅读);③理解更快,讲解更棒(高级版,讲/教给他人听)。
PS:反复炒冷饭,是非常低效甚至无效的阅读。
2.今日实践中的亮点:
(1)在重述原文的过程中,一直在想如何尽量还原原文?于是便有了上午活动的举例;想如何尽量挖掘新知,于是便将原文中的“共同成长”理解成了“共赢”,以更好的切合前面的场合和前两个步骤。但写完之后,还总觉得自己理解的不够透彻,期待崔律的点评!
(2)RIA过程中,理解偏差真的是常见的事,比如上周我们分舵有人拆“沉默成本”的相关片段,却一直在有没有投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这让我在听的时候就很费解。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5.我对原文的重述:
倾听是一门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参加商务活动还是社交活动,只要有交流的地方,就会有倾听,比如,我们参加一个酒会,原本只是想表达自己和某公司领导的合作意愿,而在交流过程中这位领导却很欣喜和我们分享他之前品尝过的一款美酒,而我们对这个确实不感兴趣,只是假装附和对方,一边听,一边想借机把话题拉到双方合作上面,这时我们就不是真正的倾听,如果我们参加所有活动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的话,不仅不利于情感的交流,不会遇到真正交心的朋友,还会打消对方表达的欲望,甚至会让彼此感觉到,这种场合只是大家带着不同目的的一次会面。
真正的倾听,应该是可以让人上瘾的,他不是从自己单方面的目的出发,而是可以让双方都受益的,具体该怎么做呢?
第一,暂时放下自己的目的,专注的听对方的讲话;
第二,用心体会对方的感受,找到与对方的共鸣,做到真正的理解。这样对方感觉遇到了知音,就更加愿意表达和展示自己。
第三,全力促成双方的共赢,让彼此都在沟通中体会快乐,进而产生惺惺相惜的感觉,达到这种境界之后,当初的目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有人会说,所有的场合我们都要用这种真正的倾听吗?比如我们原本急着要赶飞机,也要这样全身心的去倾听对方吗?又比如我们仅仅是遇到熟人打个招呼,或者没有任何目的的闲谈,都要用这么复杂的倾听方法吗?当然不是,这种倾听方式适用于希望建立深度关系的交流,不仅仅适用于和客户之间,也适用于和家人、朋友之间。
# 第1.1讲原文片段 #
【书籍名称】
《少有人走的路》
【原文片段】
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它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此时,倾听者能够暂时把个人想法和欲望放在一旁,尽可能地体会说话者的感受。说话者和倾听者都能感受到爱的力量,进而都能实现自我完善。倾听者把注意力放在对方的话语上,会使说话者心有灵犀,更为坦诚,更愿把心灵全部敞开,而不是有所隐藏。这能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心心相印,共同跳起爱的“双人芭蕾舞”。这是耗费精力的过程,而且须以爱为出发点。基于共同成长、自我完善的意愿,才能够达到倾听的目的。
但是,我们通常缺少倾听的能力。不管是在商务活动还是在社交生活中,长时间倾听他人讲话,是叫人难受的事。我们只是有选择地倾听,头脑中早已有优先项目安排,所以,我们总是一边倾听,一边想着怎样尽快达到目的,怎样使谈话尽早结束。我们也常常转移话题,灵活地把谈话主旨加以调整,以便让自己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