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解读:1、好色是人的本能,人本能的东西容易主动,容易投入。因为本能的喜欢。
2、好德是需要自身压抑本能,约束自己的本能。“克己复礼为仁”。我们要把兽性的一面压制住,才能成为一个社会人,成为一个有道德体系的人。
3、人类之所以能从原始人类发展进化成现代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形成道德体系,成为文明人。
9.19:子曰:“譬①如为山,未成一篑②,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译文: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当下只倒下去了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完成接下来的工作的。”
注:①“譬”也作“辟”。②“篑”也作“匵”,见《论语集释》
解读:1、这句话是孔夫子告诉我们一定不能放弃自己的选择权。自己的人生如何走,哪怕会因为别人的原因走了弯路,或者岔路,只要自己不放弃,依旧会成功。
2、孔夫子将人生比作堆山,是否放弃最后一筐土和是否开始从平底倒下第一筐土所做决策的人只有自己。不要给自己找理由,所有的理由都是借口。自己所做选择的结果只有自己承担,谁也无法替代。
3、当樊登老师举得父母干涉子女学习专业的例子的时候,我为之一震,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当年高中,我要学文科,父亲不同意,愣是让我学理。可我自己清楚,自己理科成绩并不是那么优秀。没办法,只能依从父亲改了。高考填报志愿,我说添这个专业,父亲非要让我填写另一个专业,而且是唯一的一个,这就意味着我过得是独木桥。结果可想而知,高考失败。父亲又帮我物色一个学校和他觉得适合我的专业,自己那会儿可能就像樊老师讲的,拧巴着。也可能是自己真的没那脑子,半截也放弃了。到现在就只混个成考毕业证。那会儿怨过父亲。自己时常也在想,如果当年我坚持自己的选择,生活会不会比现在更好,事业是不是比现在更好。但一切都只是想,永远成为不了现实。其实我心里明白,父亲也非常后悔,但生活依旧,既然事实已经改变不了,反倒不如去接受。自从母亲生病,到后来离世,我感觉现在也挺好的,只是我能照顾家庭照顾老人的时间比较充裕。既然现在的选择权在我手里,那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家庭、老人。这次是我自己的选择,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