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坐在车里,世界真安静,每天的这个时候大抵都是在挤公交车的,因为之前在西陵后路上班,公交坐的少,竟也是不知道我所在的城市里早上的公交也是靠挤的。
10086问我,到底是有多挤呢?
我说,就说我吧,本来是一纸片儿人,然后呢会挤成照片!他吃吃地笑,说,那好咯,绕路送你吧,然后,我便成功的搭了个便车。
最近换了新的上班地方,每天按部就班,很忙碌很简单也很容易找到幸福感,比如说搭个便车,一顿伸手就来的热饭,三掌柜一篇工整的字,或者阳台上一朵悄然绽放的花,有一次一个朋友说,最近不开心给我一个开心的理由吧,然后我告诉她这些,她说,你说的我都占全了,瞬间觉得自己开心了。
不想在这里说一些人生啊生命呀这些大命题,我只是觉得生活就是这样的,哪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和远方,不过就是此时此刻柴米油盐的平淡,岁月推着你向前走,再让你体味一些生离死别的悲酸,如果还能有一些细碎的美好便是极好的人生了。
我常常站在新店门口,看到卖煤的人,满身漆黑像个纤夫一样的用肩膀拉着堆满煤球的板车,像牛一样的向前走着。隔壁左右居住在店里的老板,在门前大街的栏杆上晒着花床单,卖麦芽糖的老人,挑着担打着锣的从门口走过,锣声绵长悠扬,像是从哪个古巷子里穿越了来似的,这条城区的主街,生活气息浓厚,我还看到对面的栾树有五层楼那么高,开了细细的黄花,有的在开始结灯笼一样的果子了,菜市口年轻的妈妈正推着婴儿车从那个口子里出来,这个时候,我门前的大街上,一个中年汉子推着轮椅正准备转弯,上面坐着他头发花白满面皱纹的老母亲,这个场景,就好像:一个朝气蓬勃正在准备出场,一个曲终人散即将谢幕。
这一幕让我想起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的结尾,他说,“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就以此作为结尾吧,又可以写字了,感觉真好!不管你看还是不看,都祝你快乐!
写于2018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