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两年,全国上下那是刮了一阵又一阵的运动健身“热潮”:从朋友圈PK步数,到全民马拉松,再到A4腰反手摸肚脐等等等等。
适度运动是好事,这肯定没啥好怀疑的~但是你造嘛,想要真正收获运动的好处,那你得先动对方法动对节奏!
比如朋友圈PK步数吧,没达到一定强度,其实您日行万步也没啥用……
比如全民马拉松热潮,可如果您是为身体健康,马拉松这种长时间有氧却会适得其反,不利健康反伤身!
再比如有童鞋觉得运动有利身心,身体状态不好的时候也逼着自己去运动……结果没效果,伤更快!
1/状态不佳去运动,挂得快……
前段时间咱们刚说过,心情不好的时候,为减压而选择剧烈运动,结果不但可能减不了压,反而会增加心脏病发病几率,让你真的更“伤心”①!
另外,没休息好、感冒、或者身体疲惫甚至受伤的时候去运动,也是花样作死,挂得快……
你想啊,你感冒或者没睡好的时候,身体的反应能力会慢一大截,神经系统,肌肉关节等的预激活能力也会减弱,按平时的训练方法走,自然容易挂;
身体疲惫的时候也一样,此时肌肉也处于疲劳状态,主动收缩能力会下降,于是在动作过程中,肌肉力量不够,受到被动牵拉,就像是一根没有弹力的小绳……
这时候你却偏要硬拽,结果自然是嘎嘣,受伤了或者伤得更严重了……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运动健身一定要适度,不要过度训练,觉得状态不好的时候,宁可好好休息也别瞎练的原因!
状态不好的时候瞎练肯定不行,不过反过来说,状态好的时候去运动,或者带着运动能让你更好的信念去运动,训练效果说不定能更好哦~
2/信则灵,运动效果取决于心态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运动时带着“运动让我棒棒哒”的积极心态去运动的童鞋,训练效果和对情绪改善的作用,都更加明显②!
相关研究:
研究人员选取了78名身体健康的年轻人(18-32岁,男女都有),这些被试者原本日常生活中,就对锻炼无感,并且不怎么参与运动锻炼(运动≤60分钟/周)。
在开始研究前,根据问卷评估了所有被试的习惯性期望水平,分为两组:高期望组和低期望组。
高期望组: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期待更高;
低期望组: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期待相对较低。
然后对所有被试进行“自行车耐力运动好”的心理暗示,之后再让他们进行了中等强度30分钟的自行车耐力运动,来对比不同运动期望对运动效果的影响②。
结果表明:对运动好处有更高期望值的被试者们,表现出更高的运动享受感、更好的情绪改善、以及更显著的健康增益(脑前额叶功能)。
❶ 积极心态运动,更开心!
可以看到,对运动好处期望值越高的被试者,在运动中的享受感也越高,越喜欢运动;
❷ 积极心态运动,更解压!
虽然运动都能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但对更相信运动有好处的被试者来说,明显效果会更好!
❸ 积极心态运动,更有活力!
再看运动对活力度的影响,相信运动有好处的童鞋,运动后表现出超强的活力感受效果,更容易觉得自己精力充沛,干劲满满!
❹ 积极心态运动,脑子更灵光!
脑前额叶功能:对人的思维活动与行为表现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是与智力密切相关的重要脑区。
可以看到,相信运动有好处的童鞋,运动后的脑前额叶功能也有更好的改善,更容易觉得思路清晰、智力满分~
也就是说,如果你带着“运动能让我棒棒哒”的积极心态去运动,那运动真的对你更加棒棒哒:让你运动时更开心、运动完压力更小、活力更满、脑子也更好使~
而且科学家还说了,这种积极信念对你的好处是长期的:相信运动对自己好的人,更容易享受运动、坚持运动、更多更持久的感受运动的好处。②
所以总结一下:运动这事儿可能还真存在着“信念加强法则”,信则灵,你信运动能改善情绪改善健康有益身心,它就真的对你的身心更有好处咯。
3/健身锻炼,要念动一致!
有童鞋说了,好信念是让人运动后各种心情好,充满活力并且脑子更灵光了,那对训练本身的效果,又如何呢?
我个人觉得,“信念加强法则”也同样适用于增强训练效果,不过用法会稍微有点不一样:
你不单要觉得它好,还要感受它在锻炼过程中的每一步,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念动一致”!
“念动一致”,其实是要求你在训练过程中稳心定神、专注当下、专注于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肌肉的收缩
而这种训练方式,可以让目标肌群的收缩速度和动作幅度都有更好的改善,从而更好的提高训练的专注度和有效性。
所以你卧推夹胸时,就应该好好感受胸肌的发力;你深蹲硬拉时,就应该好好感受臀腿的紧张;你划船拉背时,就应该认真做到背肌的夹紧收缩……
只有抱着享受运动的积极心态,同时在运动中摒弃杂念,认真沉浸在运动这件事本身上,你才可以更高效的训练,更好地规避受损,同时更多的享受运动带来的好处。
要知道,健身运动,本来就是身于心的修行……
参考文献:
①Smyth, A.,O'Donnell, M., Lamelas, P., Teo, K., Rangarajan, S., & Yusuf, S., et al.(2016). Physical activity and anger or emotional upset as triggers of acutemyocardial infarction: the interheart study. Circulation,134(15), 1059-1067.
②Mothes,H., Leukel, C., Jo, H. G., Seelig, H., Schmidt, S., & Fuchs, R. (2016).
Expectations affect psychological and neurophysiological benefits even after a
single bout of exerci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