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挺忙,白天搞业务,晚上复盘学习,每天都搞到很晚,马不停蹄地,但也充实。我终于体会到一种务实的脚踏实地的充实的快乐。我开始体会到希望与绝望是一奶同胞,一体两面。绝望是固着在过去,希望是寄托于未来。绝望是找不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无法跳出庐山看庐山,无法跳出自我看自我,无法跳出原生家庭看原生家庭。成长就是跳出庐山看庐山,跳出自我看自我,跳出原生家庭看原生家庭。突破了固有的反应模式,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法,自然就不会绝望,好好活就行了,活在当下,更不必寄托于未来。我深刻体验到:没有经历突破绝望的人生,不算是真正的人生。
每个个体能够存活下来,并且还活得好,都是并不容易的。天道丁元英说:“人活着,一个是存在,另一个是寻找存在的意义”。存在,就是你得先活下来,对于内卷这么严重的时代,无论对于打工人还是创业老板都是很艰难的。当你存活下来,寻找意义感又变得极为重要,灵魂失去了归一,它无法让你存在的方式发生质变和升华。凡人畏果,菩萨畏因,佛畏系统。意义感就是一种系统,一套价值观。如果你无法存在或者活着,升华出意义感,建构出一套系统,那么你的存在方式就始终在凡人的层面打转。所谓的凡人,是被感官控制,被情绪控制,始终有生存危机的普通人。所谓的菩萨,他已经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被情绪困扰,从焦虑结果,但结果不可控,转移到把过程做好,反而更容易出结果。所谓的佛,就是一套系统,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结合,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是突破了绝望的恐惧,不断的连接潜意识,在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中就找到了解决方法。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本自具足的,是天经地义的,他来到这个世界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允许、批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老子通过刍狗的比喻,告诉我们,即使是最微小的存在,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存之道。他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可以全然的享受这个世界的资源,万物都为他所用,他也为万物所用,他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随心所欲的生活——当然了悟这个天道并不容易。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抱怨自己的父亲,既然你不愿意养我,那你干嘛还要生我呀。我母亲经常告诉我“这就是你的命,你干嘛不去好人家里去投胎”。这时候我就产生一种幻想:母亲干嘛不嫁一位勤劳能干的父亲。但又会产生一种悖论,如果母亲嫁给一位勤劳能干的父亲,那还有“我”?!于是“我”是多么的重要——其本质就是存在。于是,这么多年,我一直流浪,一直当浪子,一直不努力,一直不接地气,为啥?我一直在父亲的系统里徘徊。在意识系统里面,我非常不认可父亲,我想跟他不一样,所以我想快速转变,走路、说话,都跟他不一样,这个形式的不一样是容易的;但潜意识里我又跟他一样,是一种言传身教的模仿与内化,还是追求一种不劳而获,干什么事都深入不下去。
我必须承认我的父母没有突破绝望的恐惧,他们的本质都还是小孩子。人面对现实困境,面对绝望,一般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逃避,能逃多远逃多远,也不知道能逃多远,先逃了再说;第二种是面对,死磕,只要面对总会有收获,要么完全解决了困境,要么阶段性解决,要么完全没有解决但也积累了经验;第三种感觉自己搞不定,于是借助外部资源。逃避是不会有结果的,最终一定是无路可逃,还是得面对。死磕,是成长最快的,死磕经手的打击也是最激烈的。但借助外部资源,也是一种间接逃避,这种危害性更大。我的母亲就是这种类型,就是她面对人生的绝境,她一直都在借钱,借亲戚的钱来解决问题。跟母亲生活的那些童年生活,日子是贫苦的,但精神上从来不累,因为家庭从来没有真正去克服绝望,没有解决自力更生的生活本质。
如今我自己组建家庭,媳妇不允许我去借钱,遭遇生活的困境不允许逃避,所以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反而爆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跳出庐山看庐山,跳出自我看自我,跳出原生家庭看原生家庭。我终于从原生家庭的局限中挣脱出来。
困境即资源,没有希望就没有绝望。绝望是什么?对自己存在这个世界的理由没有信心。意义是建构出来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来到这个世界是天经地义的。我想尽一切办法生活下去,活着是自然的存在。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你都让我生存不下去了,我还管你开心不开心呀。我母亲就是这样,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父亲不挣钱,好吃懒做,母亲还辛苦挣钱照顾他。在家风传承上没有做一个好的表率。
如今,我终于通过学习心理学,突破了人生的绝望,没有希望没有绝望,没有欢迎没有拒接,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稳定的纯粹的“观察”。
恐惧是什么?恐惧就是自我存在人世间的不自信,对存在资格的怀疑。人生就是一种体验,酸甜苦辣,没有好坏。直面恐惧最好的方式就是活在当下,来什么接什么,遇到什么生活就过什么生活。没有经历突破绝望的人生,不算是真正的人生。
值父亲节之际,祝福群友们都勇敢面对现实,活出一个洒脱的自由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