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来自江西一个普通县城的农村家庭,自我记事起,父母就因生计出外打工谋生,我与大我两岁的姐姐跟祖母一块生活,可以说我们是标准的留守一代。那个年代的我们乡下,物资还相对匮乏,尤其还是和祖母一块生活,我们姐弟俩的生活开支,全仰赖父母每年一次或者每月一次寄回给祖母的生活费用。
小学篇
记忆里,上小学的时候,除却学校里的教材外,我们基本是没有课外读物的。不过,小时候贪玩,又缺乏父母的管束,童年倒过得无忧无虑,相比现在的小孩,自由多了。我真正喜欢阅读,是在五六年级。那时候,也渐渐懂事不少了,零花钱也知道不乱买零食花掉。再者,老师也建议我们买一至两本课外读物来阅读,开阔我们的视野。于是,我们几个伙伴合计蹬个自行车上县城买书,我记得县城有三家书店我们常去,“天龙书店”、“席殊书屋”、“新华书店”,前两家是私人开的,最后一家是政府开的,前两家有折扣,而“新华书店”大家都明白,按原价卖。那时候买的第一本课外读物为《中华成语故事》,那本书大大地提高了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再加上我对语言和文字的喜爱,使我对本书爱不释手,但到了六年级,由于升学考试,我们不自觉地买的都是一些应对考试的辅导书。也由于没人建议或者为我们挑选经典书目来阅读。
初中篇
来到乡镇上初中,中学附近刚好在我们念初一的时候开了一家兼卖文具的新书店,书店老板我记得是我们小学一年级时候的数学老师,一开始书店里会卖一些文学名著,中外的都有,还有一些教辅资料。我们偶尔会来光顾一下,挑一两本书就在那阅读一番,但并不买,偶尔数月才买一本,记忆里我买过《资治通鉴》、《三国演义》、《白痴》、《简爱》。主要还是以买文具为主,后来也发现书的材质并不好,原来都是盗版书,那时候盗版的书籍很盛行,那几本书,我只将《三国演义》完整看完一遍,其他都未看完。后来书店渐渐名著也少卖了,还是以卖文具为主,估计那些名著卖的不好,认为小乡村里,没多少人喜欢看书吧。而在初中那会儿我们编在重点班级里,那时流行奥林匹克竞赛,于是乎,班级里成绩稍好的同学都在买奥赛书,而我也不例外,每年都买好几本奥赛书,结果等到了高中,那些奥赛书都当废纸给处理掉了。顺便值得一提的是,偶尔校门口外,会有一两位卖书人推一辆三轮,里面都装满各类书籍,摆成一个小摊在售卖,当时我们村我和我堂哥还有阿高,三位玩得要好,又在一个班,所以经常一块学习,看书,阿高那时候特别喜欢看书,买书,他经常在那个小摊里买些人物传记啦、人类未解之谜、心灵鸡汤类的书籍回去,那些书都是盗版的,所以售价不高,但对于我们来说盗版正版都一样,我们之间相互传阅,看的滋滋有味。
图书馆也是我们常去的地方,小小的图书馆在我们初二的时候,就在我们教室隔壁,有时候,我们下课了就在图书馆里挑书看。小小的图书馆给了我们开阔视野的好地方。
高中篇
转眼三年,我们上了县城最好的中学,学校两个大门口也分别有家书店,名字倒不记得了。那时候似乎上了高中,一切都以为了高考而学习了,那段时间,我只记得高一那会儿,挺轻松,课外时间还稍微充裕些,那时语文老师也建议我们看课外读物,增加我们的阅读量,当时还规定我们买两本小说来看,那时我买了阿来的《尘埃落定》和鲁迅的《朝花夕拾》,后来有位同学把我那本《尘埃落定》借去,在班上给同学传阅,结果回到我手上,已破烂不堪了。想想怪心疼的,当时也是为了学业,专买辅导教材去了,正儿八经的文学读的最多的还是《读者》和《青年文摘》,实在是惭愧,记得书店里也到处都是辅导资料盛行,从小学到高中的,各个主科的考试辅导用书,兼及少部分的名著,我当时还买了一本《红楼梦》,可惜只看了十回,至今还未再动过,有空了,得翻出来看完它,也许随着年龄的累积,阅历的丰富,才会慢慢理解它其中的奥义吧。
大学篇
上了大学,自己支配的时间多了,有空看书的时间也多了,大学泡图书馆的日子是最幸福的。那时候,一有空闲就在图书馆里找书看。当我面对二十四史大部头时,啧啧称赞,这要是看下来,不得耗个好多年。图书馆里书籍应有尽有,做学问真有种板凳须坐十年冷的感觉,如果喜欢读书,那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当时也很羡慕图书管理员,觉得每天能读书,这样的日子太好了。当时读了很多民国文人,大学等的文章和人物传记,真的是大开眼界,印象最深的是小说《围城》和《平凡的世界》。
研究生篇
后来接触了网上书店,就经常到网上买书来看,当当,亚马逊,淘宝成了我买实体书的途径,而且现在又有了电子阅读软件,像掌阅、微信读书、多看读书等,阅读越来越方便,书也越看越多了。其实最重要的是喜欢阅读,将阅读作为一种爱好和兴趣,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图书阅读,能从阅读中找到乐趣,对生活和自己的人生观有益,我觉得就很不错。
以前经常去新华书店看书,那里书挺全的,但不适合买。后来去过南京的先锋和苏州的诚品,书的种类倒是繁多的,同样不适合买。书店内环境也还不错,但还是不适合安安静静地看书,所以适合挑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