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发生了一件事,心里空落落的,本来计划不写了,给自己一段时间消化,平复,至于日更,断就断了吧。没想到早晨收到了简信,系统已自动使用复活卡。似乎之前的那些挣扎都被一只上帝之手轻轻按住了,既如此,那就继续往前走吧,只是,可能跟大家的互动会变少,见谅。
以此文,给生命中出现过的那些引领者。
参加中考那年,我们是市里第一届增设体育考试的学生,一共考察三门,800米,跳远,铅球。
整个初三,每天早上5点30起床,集体跑步30分钟,然后上早自习,下午4点,再进行一小时体育训练。
苦吗?现在回想是挺苦的。
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全沉浸的背书刷题式学习,酷暑严寒,一年又一年。但在当时,并不觉得有多苦,因为相比回家埋头在地里除草,坐在教室里学习的时光简直不要太幸福。
回到体育中考这件事。
我在体育方面一直不错,倒也不用担心,但一生好强的体育老师说,你要全部满分,必须万无一失,你敢立军令状吗?
对于血液本就容易沸腾的青春期孩子,体育老师的激将法格外具有煽动性,似乎自己即将在不远的将来扛着板斧踏平八千里关山云月,豪情激荡,气贯长虹。
我握着拳头说,王老师,三科,30分,1分不会丢,我保证!
二十年后再回头,突然发现王老师的军令状逻辑有点贼兮兮,考试的是我自己,承担后果的也是我自己,既没有借王老师一兵一卒,也不会因为失败而造成国土沦陷,何至于要我一个十几岁的丫头写什么军令状?
但是,王老师把体育考试和家国恩师情怀一捆绑,立马就激发了一个少年无穷的斗志,王老师,甚至学校,跟我荣辱与共,我怎能辜负老师的厚望!
练,拼命练,老师让怎么练就怎么练。给你们讲讲我们当时那令人发指的训练方法。
TIP 1:绑沙袋。
当时电影看得少,现在我有理由怀疑王老师是李连杰的骨灰粉。
没错,两条腿,每条小腿上绑一个3-5斤的沙袋,沙袋是我妈根据王老师的要求自己用缝纫机做的,把结实耐磨的粗布做成长方形布袋,在布袋上再切割出宽约4厘米左右的细长窄条,把细沙一点点装满,有一对儿3斤的,一对儿5斤的。
中考前那年,整整穿了一年,最开始穿3斤的,进阶以后穿5斤的。
你们大概不太明白那种感觉,就是,你的左右腿上,常年就带着一个不属于机体的外来负重物,吃饭,上厕所,上课,跑步,跳远,爬楼梯,它跟你如影随形。
王老师说:中考前一周摘掉,你所有的体育成绩都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再提高一大步,比如以前跑800,你需要3分15秒,摘掉这10斤,你可能2分50秒就能到终点,你会知道什么叫身轻如燕。
身轻如燕,飞檐走壁,那是我心里一直向往的武侠梦,陆小凤,楚留香,白眉大侠,杨过,还有,梅超风。
我使劲点头,好的,王老师!
TIP 2: 跳楼梯
你跳过楼梯吗?除了被亲妈关在门外,我想,大多数正常人不会干这么有上进心的事。
我们跳,全班集体都跳,我更惨烈一点,两条小腿上还各绑着一个沙袋。
有时候一节体育课,跑步20分钟,后面的20分钟就用来跳楼梯。
你可以脑补一下那个画面……
我能跳几级楼梯呢?就90年代标准的楼梯高度,我大约记得能跳5-6级,摘了沙袋突击训练的时候,会再多出1-2级。
你也行?告诉你操作规范:站在楼梯底部,提气,直接跳到第5级台阶,或者第7级,不是像天线宝宝一级一级跳吆。
好危险呀!是吧,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楼梯本身有坡度,而且一旦没跳到目标台阶,就会被磕到胫骨,直愣愣的台阶外缘,可以脑补下那个疼痛程度,我现在两侧的胫骨外侧还有一些深深浅浅的坑,就是那时候留下的。
当然更危险的是,万一在窄窄的台阶上没站住,一个仰身跌回去怎么办?
不能怎么办,也没想过能怎么办,跌回去就残废,为了不能残废,就不能跌回去。
那时候,没有保险,没有安全防护,只有老师的口令和一往无前。
这种魔鬼训练的结果是什么?
长期跳楼梯训练下,弹跳的高度和距离都会有质的飞跃,我大约记得我中考跳远,跳了2米27,功劳一半归于沙袋,一半归于楼梯。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好像这些内容和标题并没有什么关系,嗯,在下面。
我不喜欢跑步,虽然我的800成绩在绑沙袋训练以前就能达到满分要求,但是每次跑下来都是快死的状态,嗓子像刀剐一样疼,胸腔胀痛。
王老师拍着我的肩膀,语重心长,缺练,不够,还不够!
那咋办,我觉得我已经尽力了。
你跟住他!去!
王老师随手指了指还在跑圈的男生,小麦色的皮肤,汗珠挂在发梢,阳光黏在他起伏的双臂上,似乎永远不知疲倦。
你要是能跟住他,800稳稳的,每天,跟着他跑。
我说,好!
我跟在他的身后跑了一年,是的,他是我暗恋的男生,体育很好,成绩很渣,课堂纪律绊脚石,老师门前常驻客,虽然他无可救药,但在我心底深处又很喜欢他的幽默,向往他的自由不羁。
我们在两个阵营,水火不容。唯有夜深人静或者跟着他身后跑步的时候,我才能触摸到一点点那种分享相同处境的不可名状的美滋滋的喜悦。
当然,这都是我的内心戏,在他眼里,我讨厌极了,老师的臭跟班,严肃又死板,天天伟光正……我不能怪他不了解我,那时候,我也不了解我自己。
回到800米,真的很难,尤其是能一直保持最开始的高速,全程不拖沓,并且在最后用更快的速度去完成冲刺。
我们的操场不大,大约记得需要跑4圈。最难捱的是后两圈,呼吸一乱,手脚打颤,两条腿上的沙袋变成了铅,全靠毅力的挣扎扛到终点。
那是我训练中最煎熬的部分。
把我从这种煎熬中拎出来的人,正是他。自从开始跟在他身后跑步,发现一圈又一圈过去,数字在叠加,但那个力竭崩溃的临界点似乎一直没有到来。
他跑得很稳,不管是1000米还是3000米,基本能保持一个节奏,稳稳地从开始到结束。
跟在他的身后,随着他的动作摆臂,迈腿,目视前方,呼吸深长,就像跑进了一个平行世界,只有跑步这件事,只有我跟他,即使没有终点,也不恐惧。
当时不懂,只知道自己在一直进步。
现在回想,前方的他,给了我一个坚定的参照物,他是引领者,也是我一切犹疑的终结者。
我明确知道,跟着他,就这么跑下去,没错。
在意识中坚定了这一点,在机体上就是不竭的战斗力。
谁又能永远坚定呢?
我想大多数人,都是阶段性坚定,阶段性犹豫,阶段性沮丧,长路漫漫,看不清的时候太多了。
如果恰好在你摇摆的时候,身边出现了一个坚定前行的人,你会被他感染,被同行的力量重新填充,让自己坚持下去,跟着他,跟住他,看着前方那个人的背影,让自己走下去,哪怕一腔孤勇。
中考800,记得我跑了3分5秒,而3分30秒就是满分,当然,其他两项也是满分,完成了一年前立下的军令状。
他的体育成绩也全是满分。后来,毕业,再无交集,山河相隔20多年,没再见过。
有些人,出现过,存在过,在无意间,影响过另一个生命,带给过别人力量,信念,坚持的理由,或者对意义本身的思考。
何其有幸!
之前写过一个故事《好好告别》,有读者留言:回首往昔,告别了很多人很多事,我竟然没有一个没有遗憾的告别。
她的遗憾,也是我的遗憾。因为不舍离别,所以没有好好告别。
再或者,没有告别,那么,就会以为一直存在?
谁又知道呢,就像谁又能永远坚定呢?
生命中的来来去去,喜悦或者心碎,无常即是寻常,纵然难过滔天,又能怎样呢?
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