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团队什么最重要?自然是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了。那对于团队的管理者,什么最关键?自然是要懂得人才的关键作用,并且能够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在提升人员素质方面有独特之道,能够在解决棘手问题时平衡左右,做到公平,公正,合理。
做到以上并不难,湘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曾国藩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和表率。
首先,把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放在首位
曾国藩认为“凡是修业之大人,必有景从之徒党”,想要成就一份事业,没有助手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实践中,他始终坚持“成大事者,以多找助手为第一要义”,并制定了结合实际的“万人同心,生死不弃”团队目标,有了团队信仰和制度基础,才有了湘军的不断完善和壮大,并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其次,重视人才,让团队所向披靡
曾国藩创立的湘军,武职人员众多,文职官员较少。他在使用人才方面能够层次分明,合理调配,他的用人意识非常的英明,坚持笔杆子领导枪杆子。智囊团中有学历的官员占到了98%以上。
他思维敏锐,决策果敢。他认为带兵打仗,拼的是智力,拼的是谋胜,不能逞匹夫之勇。
他眼中的人才应当是忠诚,有血性,并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对于知识分子,更高看一眼。
第三,打造出高薪养廉的样版
既叫马儿跑得快,也要让马儿吃得饱。冲锋陷阵是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的,应当在物质方面有所体现。曾国藩深知人性,也从实际出发,制定薪酬标准。
将军中的一个小营长的年薪等同于县太爷的薪资水平。军以上干部就更不在话下了,有了丰厚的物质奖励做基础。将士就能够心无旁骛,专注于带兵打仗,冲锋陷阵。
第四,注重培训教育
他的培训分两类,一类是思想教育,一类是技能训练。重视德育,重视动手能力。
以人为本,须先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并把各项技能的训练落实到位。他开展的培训和教育,是针对不同的层级设置的不同课程。曾国藩亲力亲为,给官兵编写训练的歌谣,通俗易懂,简单好记,便于士兵传唱。从培养目标到基本技能体能训练,构建了将军完整的教育体系,为湘军构建了牢不可破的防线。
第五,民主的工作作风
在用人方面,作为湘军统帅的他,能够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不独断专行。在他与同僚和幕僚的通信里,很多都是有关人才岗位配置的探讨。他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俯下身子虚心听取大家的建议,通过广泛的沟通,大家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再为挑选更合格的优秀人才开辟了畅通。
曾国藩与幕僚交心的沟通故事比比皆是。特别是打败太平天国之后,与心腹幕僚赵烈文的聊天,总结得失,探讨生死和义的关系。那时的他已然成功,可是依然低调谦虚,在总结反思,民主,谦虚已是他的行为风范。
曾国藩的这些做法,对于领导者带领团队又有何启发呢?
共同的信仰和目标,最为重要
带好团队,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关键在领导者,追随者和目标三方面的统一。
信仰就是一面旗帜,信仰越宏大,追随者越众,领导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都是建立在信仰之下的,领导者格局越高,眼界越宽,团队就越有凝聚力。因此领导者要善于造梦,善于讲故事,善于传播自己的思想。
曾国藩的湘军何以能打败力量悬殊的太平军,因为湘军代表保护儒家文化不被拔根的“圣战”,目标远比平定内乱境界和意义高出很多。
我们在带领团队制定目标时,可以学习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