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一定有目的,现在社会,大家都忙,无事不登三宝殿,我们认识,熟悉,聊得来,也许可以坐一起吃顿饭,说几句走心的话,各得其乐,也许挺好。但若目的明显,欲望强烈,利益交换,就实在可恶。
每天24小时用在睡觉就占用了6-7小时,白天吃饭如果是3顿的话又要占用一小时,剩余17小时,我能支配提升自己的时间不多。对谁多花了时间,就对其他人少花了时间。我为什么要浪费在不值得的事情上?
一辈子太短了,何况还有人生的意外。朝不保夕也许不至于,但明天的曙光何时出现根本就是未知。活一天要有一天的意义,怎么能随意挥霍。想要占用对方的时间之前先要估量一下自己的价值。
我之前写过很多篇对家长请吃饭的思考,我不敢发,不能发。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都不高,心思多,谁知道某句话会伤到谁。可是我真的很不舒服,语文教学的路是那么宽,那么远,以至于我看不到终点,找不准方向。我只有花更多的时间摸索才可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能力胜任,才能成事。
可生活总有必做之事。眼睛吃不消,要去医院看病。家人缺少陪伴,需要安排必须的时间。睡眠过少容易头晕乏力,不得不在生病前缓一缓。我多么希望自己是机器人,核能的。不要充电,永不停转。像同学们说的那样,永动机,那样我也许能缩短一些和前辈的差距,高山仰止,近一点,再近一点。
我是奔三的人了,未来的挑战那么多,需要多少储备才可能面对?大家没有花时间提升自己,从自己入手改变周边,总是想着求助于他人,正如明日复明日,何时是个头呢?
家长请吃饭的意义一定有很多,多到我想不出来,列不出来。家校感情需要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话说再多都是虚的,关键是做了什么。孩子在老师心中的印象一般不以家长的行为转移,重点是孩子个人对班级的感情,对班级的贡献,对自己的高要求,待人处事的习惯。以上种种,从何而来?学而时习之。
如果一个孩子的爸妈模范在前,平等尊重坦诚对人,孩子必受影响。如果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渴望新知,努力阅读,追求历史的细节,思考抽象的哲学,在世间大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直面,探寻,反思,突破,又怎么会没有成长一说呢?
当今社会,限制多在自身,蚕蛹要从内打破,向外界求助的可能性还有?也许吧!
做好自己,提升好自己,随和面对这世界,宽容对待无奈的人们。别奢求太多,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是恩赐。我谢谢所有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