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嗓子没有哑过了,哪怕是在去年水深火热的一年级。这两天,嗓子哑了,几近失声。
哑得突然!前天晚上还好好的,我们姊妹相约去吃素食火锅,怕上火,我要的还是菌锅。周一清晨,嗓子略有不适,清清嗓子,觉得问题不大。孰料,傍晚时分就真的哑了!史书上有吴子胥“一夜白头”的记载,不免夸张。但是从医学角度看,人的心理在极度焦虑和烦躁的情况下,会影响到生理的反应,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问自己,焦虑了吗?烦躁了吗?不然,嗓子怎会突然哑了呢?
事出有因。细细想来,有这么几件事的确占据了我的心。
考试。
我学生的考试。
我孩子的考试。
其实,也就一件事。
考试。
当老师的恐怕没有不在乎成绩的。表面是孩子在考试,其实备受煎熬的是老师。段考前,停课两周转入复习。字词句,段篇章。单元复习,归类复习,轮番轰炸。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请君入瓮。手不停挥,挥汗如雨,捋起袖子,甩掉大衣。天昏地暗,不辨东西。成绩出来,优秀的暗自窃喜;平庸者一声叹息。我常常想,老师们的一生何其悲壮,大半生都在与分较劲!有的遥遥领先一辈子,有的扬眉吐气一阵子,有的一辈子活在别人的阴影里。永远别想一劳永逸,段考过了,还有期考。这学期过了,还有下学期。生命,就在与分数的折腾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
综观学校那些考试成绩优秀的同行,无一例外严厉、严格、严谨;一纸试卷摆在那儿,你会沮丧地发现,成绩优异的总是那些个一贯优秀的孩子,这些孩子,你不用怎么教,他们考不差;你意料之中不会给你制造惊喜的孩子也往往会让你心想事成,如此而已。
自己一个班也就罢了,偏偏要与平行班比。两个班要比,十几个班更要比。别人不给你比,自己也要比一比。初衷是比士气,到后来往往成了比怨气,比晦气。想想汉字也真有意思,你看看“比”那个小样儿,左边低眉顺眼,右边扬眉吐气。这是比的结果嘛!本来差不多,偏偏要评出个一二三四。不考试心如止水,一考试掀起涟漪,分数揭晓翻江倒海,一周以后,该咋咋地。
一定有老师喜欢考试。我非常佩服我的一些同行,他们真是抓分的高手,他们平时扎实,战时扎实,总是胸有成竹的样子。他们精力充沛,经验丰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他们面前,我总是高山仰止,自惭形秽,甘拜下风,卑微如蝼蚁。
没有孩子欢迎考试。即便是那些学习顶尖的孩子,这次考了个第一,考场风云变幻,谁能保证下次还是第一?更不要提那些成绩差的孩子,考试对他们来讲就是一场又一场劫难,谁愿意自己的名字一遍又一遍被老师和同学面无表情地提及?我见过不少孩子欢呼:耶,又上阅读课了!耶,又上社团了!耶,又上体育了!耶,又过周末了!我从没有听见一个孩子高叫:耶,又要考试了!
孩子考试,当家长的焦虑。君不见,热热闹闹的班级微信群等待考试成绩揭晓的两天格外安静?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几许忐忑,几许期待!等成绩揭晓,尘埃落定,发现优秀的总是别人家的孩子!牢骚过后,生活继续。
一口气吐出了这么多废话,嗨,还真是畅快了不少!轻咳两声,喊了声:
潘老师!
——到!
关电脑,去做饭!
居然能清晰地发音了!
嘿嘿,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