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我是一个拖延症晚期,写作是我的软肋,越怕就越不想去碰这个舒适区。说,是核心能力,能说会道;写,绞尽脑汁挤不出几个字……,写这个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一段文字看了会有多重意思,必须反复推敲才能正确表达清楚。为什么决定写,因为我参加约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每天写自己的感悟,没人约束,但我特别想完成,因为一些个人原因……完成了三天,全书看了一遍。

第一天:看得心潮澎湃,写到心坎啦,对照自己梳理了一下。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我一直通过各种学习、看书、讲座丰富自己,让自己成长,觉得某本书受益就立马推荐,理由无外乎:1.这本书真的写的很好,很受益。2.你看看吧,有些思想标新立异适合你们年轻人。3.我看了觉得好就推荐给你了。直到参加约读,我才明白,真正的分享是有行动力支撑践行后的干货。

第二天:边阅读边思考,想起自己学习生涯规划认证班时的宣言,想起为了玩耍放弃听讲座,想起读了这么多书没有一篇读后感,想起在书店对着一堆书无从下手……原来,我需要确定目标,围绕目标加强行动力,合理规划家庭、工作、学习时间。

第三天:有问题在书里准备找答案,正好看到双赢思维、知彼解己,更新了自己的一些思维定式,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试想对方的解决问题的想法,怎么样做好双方利益最大化,用这样的方法,在纠纷协商过程中解开了爸爸十几年的心结。

最后几天,协商问题精疲力尽导致拖延症复发,满血后第一时间读完这本书,完成约读,开启新的思维定式,平衡输入输出产能平衡,为什么在最后的约定时间挤出这些凌乱的文字……我想改变、我想行动、我想和大家一起学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