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下已是腊月,贾珍那边开了宗祠,收拾供器,请神主,又命贾容领来了皇帝给功臣家春祭的恩赏。
注:希望从头看的朋友请点击下列链接:
2 次日,贾母等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在宁国府暖阁下轿,进入宗祠,贾母拈香下拜,众人一齐跪下,向祖宗影像跪拜。
3 正月十五晚上,贾母在大花厅举办宴会,订了一班小戏,请来了门下常来的两位女先,有人递上琵琶让她们说书。
4 贾母问:“有何新书?”女先说:“倒是有段新书,是残唐五代的故事。”贾母问是何名,女先说:“凤求鸾”。贾母说:“名字不错,先说个大概,若好再说。”
5 女先说:“残唐时,有位乡绅,皇陵人士 叫王忠,曾为两朝相辅,膝下只有一位公子 名喚王熙凤。”众人听了,笑将起来。凤姐说:“天下同名的多了,你们只管说。”
6 两位女先接着说:“这王老爷打发公子进京赶考,遇上大雨,到庄子里避雨,庄主李老爷是王老爷的世交,有个公主叫雏鸾,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7 贾母笑道:“难怪叫凤求鸾,不用说,我已经猜到了,那王熙凤要求这位小姐为妻。这些才子佳人最是没趣,把人家女儿说得那样坏,还说是佳人 ,编得连人影都没有。”
8 凤姐走上去斟酒:“罢了,罢了,酒冷了,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这一回就叫《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日、本时,老祖宗一开口不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
9 两个女先笑个不停,说:“奶奶好钢口,奶奶要说书,我们连吃饭的地方都没了。”
10 凤姐道:“我这里是《二十四孝》里的斑衣戏彩,引老祖宗一笑,多吃点东西。”贾母说:“宝玉,敬你姐姐一杯。”凤姐笑道:“我讨老祖宗的寿吧”说着把把老太太杯里的半杯酒喝了。
11 贾母问:“几更了?”“三更了。”王夫人提议:“不如大家都搬到有地坑的暖阁去,大家挤到一处,又亲又暖。”
12 凤姐趁贾母高兴说:“老太太,女先们在这里,不如让她们击鼓,咱们传梅,行个春喜上眉梢的令如何?”贾母说:“这主意好。正对时景。”
13 贾母笑道:“鼓要停在谁手里,谁就得说点什么才好。”凤姐说:“雅俗共赏,不如谁输了,誰就说个笑话。”大家都赞同。
14 女先们击鼓或紧或慢,停到了老太太手里。贾母说:“那我就说一个,一家有十个儿子,十个媳妇,最小的媳妇最是乖巧,能说会道,最讨公婆喜欢。另外九个媳妇到庙里烧香询问原因,巧遇孙行者,孙行者告诉她们,那是因为她喝了我的尿,才这样伶俐乖巧。”众人自然知道指谁,听了哈哈大笑。
15 边上的丫头都想听凤姐说笑话,就示意女先。果然两轮过后就停在了凤姐手里。
16 众人会心地笑了,对凤姐的笑话充满期待。凤姐说:“事情也出在正月十五,和家赏灯吃酒。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媳妇、重孙媳妇、孙子、重孙子、侄子、侄孙子、孙女、外孙女、侄表孙女、姑表孙女…哎呦呦,好不热闹。”
17 尤氏说:“你要打我的主意,我就撕你的嘴。”凤姐说:“我还是换个说吧,说一帮人抬着个房子大的炮仗出城去放。
18 凤姐接着讲:“这么大的炮仗,引得上万人跟着看热闹,有人等不及偷偷给点着了。”只听“噗嗤”一声,人就散了。这抬炮仗的埋怨卖炮仗的擀的不结实,没等放就散了。
19 湘云问:“难道没听见响?”凤姐儿说:“那人是聋子。”众人听后,一细想不禁大笑起来。
20 湘云问:“那第一个笑话是怎么结尾的?”凤姐说:“好啰嗦,第二天就十六了,年也完了,节也完了,我看着人们忙着收拾东西还闹不清,哪里知道下面的事情?”
21 凤姐说:“四更了,老祖宗也乏了,咱是不是也该聋子放炮仗—散了?”说着大家真的出去放烟火了。
本册品评 年夜饭
这一册简述了那个年代豪门家里如何过年的情景。今天的豪门已见不到如此热闹的情景了,农耕文明时期的贾家就是一个小社会。王熙凤绕口令般的第一个笑话讲的就是“大家族”社会的规模,祠堂文化在今天的南方还有所保留。
一个贾家就提供了几百个就业岗位,老祖宗就是董事长,王熙凤充当CEO。年夜饭吃得像公司年会,丰富多彩,其乐融融。
凤姐不仅在平素体现杀伐果断的威风,在年夜饭时,依旧是“团队建设”的高手。
能让老祖宗开“猴尿笑话”,也是一种立威。谈笑之间,尽显亲疏远近。
作者借凤姐的炮竹笑话,影射了未来散场的悲凉和对风雨欲来的“无感”(聋子)。惹眼的巨型炮仗必然很招眼,而急不可耐的小人也早就急不可耐。贾家正可谓:
风光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