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小六 六哥的《让未来现在就来-成为高效能的行动派》一书中讲述了六哥是用一年半的时间创建了个人品牌的过程。
有摸索:从0到1的探索期。线下拆书帮活动、时间管理、每周一本书、快速阅读、主题阅读......
有坚持:从1到1的平稳期。5点早起计划、习惯养成、吞青蛙计划......
有成就:从1到无限可能的厚积薄发期。周末两小时高铁生活圈、线上线下分享、个人品牌确立......
这本书里满满的干货,我只取我想要的那一飘。
1. 整理我的技能树
罗列出我熟悉的、了解的技能点,不管是否精通,只要是我感兴趣或者想学习的即可。然后根据六哥《什么都可以学的时代,你该学点什么》来整理我当下想要学习的技能点。
知识分层 + 知识分类 = 我的知识罗盘
每天先选出最重要的事情做,即使今天再也不做别的事情了,也是在前进的路上小踏步前进,而不是停滞不前。
2. IF.ELSE.思维养成
通常我们总是会罗列了一堆的计划,然后告诉自己一定要按照计划进行。突然领导叫你过去喝喝茶,回来一看时间,WOC,计划打乱了!!!这个时候“完美强迫症”就会在脑袋里告诉你:你看看你又没做好,别做了!明天重新安排计划,一定要按照计划进行。这是“反人类”的行为啊!习惯的养成是: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坚持80%以上的天数就已经算是很强大了,不能用“完美强迫症”来给自己找不做的理由!
我们要拒绝IF.ENDIF思维,一旦不满足条件,就不再做任何事情了。
我们要养成IF.ELSE.ENDIF思维,如果我不想做这个,那么我就做那个吧。
这样一来,我总是一直在做事情,而不是停滞了所有的任务,而浪费时间。
3. 实践VS拖延
现在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多,微信公众号、微博、朋友圈、新闻客户端、APP等,我们总是在匆匆浏览完成后评价一句:嗯,写的很不错。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以后再看到时也只是停留在“我原先看到过”的层面。
心理学证明:只有立刻就能见效的事情我们会当先执行,否则都会拖延。
阿斗尅!!!怎么办?那就拆分行动计划好了。
一年的读书计划可以拆分为一周一本书;
一周的行动计划,可以拆分到每天;
一天的任务可以拆分为数个番茄钟(每个番茄钟一般为25分钟)。你看,是不是在心理层面就有效的抑制拖延了。
还是不行?逼我放大招!曝光你的计划,让你的朋友来监督。你总不会想把你那高大上的形象在朋友的心中崩坏吧。所以还是做些事情吧!
不起作用?纳尼?!形象已经崩坏,下限一直在刷新?!来看看终极大招吧-制定肉疼的惩罚!如果拖延,那么就发让你肉痛的红包给小伙伴吧!总不能跟钱过不去吧!让我静静,只能帮你到这了。
4. 将工作当做创业
做什么样的事情才有动力?为自己而忙。酱紫说的话,难道是要我们都创业去?NO!NO!NO!要先把你的工作当做创业,你的项目就是你的产品,你的老板就是你的天使投资人。在工作中学学公司的组织架构,看看你的领导都在干什么,丰富你的知识图谱。偷师学艺懂否?只有这样,你才会建立你的个人品牌,才能提高你的核心竞争力,维护你的不可替代性。
5. 不止于此
拆书帮告诉我们,一本书中哪怕你只看了一段话就解决了你的问题,那么即使剩下的所有都不看了都是值得的。
干货书籍的好处就是:每一遍读,都会给你新的感悟,因为你不可能一遍学到所有的知识。实践出真知。
在你看完本书说好的时候,我已在路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