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怀左同学
01
今天,我第三次看《心灵捕手》。
一直都很喜欢这部电影,之前会惊艳于主角威尔的天才头脑,后来会沉醉于心理老师的睿智,这一次,看到更多的,是活生生立体而又丰满的人性。
极端自负的天才,其实是一个有着悲惨童年,长大后极端自卑的人。
他的哥们看着不学无术,整日游手好闲,甚至被人当成智障看待,但他们最讲情义,最照顾朋友的,正是他们。
看着温文尔雅的心理老师,当别人恶意猜测他的妻子时,他也会显示出暴怒的一面,因为他们有过最好的爱情,而最爱的人,在他的怀里,最后被疾病带走。
麻省理工大学的数学之神,在遇到真正的数学天才时,也会低头,会崩溃,会歇斯底里,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培养人才。
被分手的哈佛女孩,临走之前,拿着电话说了“我爱你”,在挂断的那一刻,放声痛哭,因为她等待的,正是那相同的三个字。她需要的,是对方的回应,担当,还有一起走下去的勇气。
……
这些电影里出现的人,多多少少,都展现了他们立体的一面,他们都在努力活着,甚至在向世界竖起中指的时候,也是那么生气盎然。
接下来,我想以几个问题,来回顾一下这部电影。
02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懂太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威尔是一个天才,作为清洁工的他可以在极短时间内演算出全世界只有两人可以解答的方程式,他在酒吧里可以用丰富的历史知识与清晰的逻辑思维将哈佛学子问得落荒而逃。
他看书的速度极快,涉猎很广,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抓住重点,并且过目不忘。
但就是这样的天才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是一个经历了痛苦童年,有着强烈的防卫心理,并且极端自卑的人。
所以他的攻击性,在真正广阔的生活面前,很快就败退了下来。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如果问你艺术,你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会提到米开朗基罗,你知道很多,但你不知道西斯汀教堂的气味,你从没站在那儿观赏过美丽的天花板。”
“如果问你关于女人,你可能上过几次床,但你说不出在女人身旁醒来,那种真正幸福的滋味。”
“如果问战争,你会引用莎士比亚的诗句,但你从没接近过战争,从没把好友的头抱在膝盖上,看着他吐出最后一口气。”
“如果问爱情,你会引述十四行诗,但你从没有看过女人的脆弱。你不了解失去,因为唯有爱别人胜过自己,才能真正体会。”
你懂很多道理,但道理要么来自于书本,要么来自于别人,而真正可以指引你的,是亲自经历过生活之后的沉淀与感悟。
其实你拥有的,只是夸夸其谈的能力。
其他的,你什么都没有。
03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只有非常合适的两个人,才能创造出最好的爱情?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但太多人,将爱情不幸福的原因归结于不合适,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好的爱情,都是经营出来的。
电影中的心理老师尚恩说:“两个人没有最合适,真正的完美是两个不完美的人恰如其分地在一起。”
他说他的妻子爱放屁,甚至半夜会把自己臭醒,追忆时,他满脸都是笑,眼中透露的,全是最真诚的爱。
因为爱一个人,就要敢于接受他的不完美,同时也敢于坦白自己,让对方来了解你的不完美。正是这样的理解与接纳,日复一日的经营与磨合,才能产生逐渐升温的爱情。
但现实生活中的太多人,将在一起当成了终点,将结婚当成了结局,将老公当成了爸爸,将老婆看成了女佣。于是,之后相继出现了失望、隔阂、不理解、冷落,最后甚至,分道扬镳。
他们把起点当成了终点,把过程看作了结局,还没付出,就想着收获,揠苗助长的故事,一次次发生在最平凡的生活之中。
没有最合适,只有最用心。
因为好的爱情,是认真经营之后的回报与成果。
04
第三个问题:当你突然变得非常棒的时候,身边的朋友,是不是都希望你越来越好?
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或者,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打叉。
嫉妒心作祟,往往当你变得越来越好时,身边会有很多人,突然变得不开心。潜台词也很明显:为什么不是我?为什么就是他?老天爷怎么这么不公平!
但也有一些真心的朋友,他们希望你好,竭尽全力帮你。就像电影中威尔的朋友,他说:“我不希望50岁的时候,推开你的家门,你还是如此,那样的话,我会杀了你。”
“你比我们有天赋,你不属于这里,应该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我每天到你家接你,我们出去喝酒玩闹,那很棒。但我一天中最棒的时刻,只有十秒,从停车到你家门口,每次我敲门,都希望你不在了,不说再见,什么都没有,你就走了,我懂得不多,但我很清楚。”
兄弟,我舍不得你离开,但我真心希望你离开这个小地方。
兄弟,我想每天和你把酒言欢,但我知道,飞上天,你会拥有更广阔的空间。
这一段,我泪目了。
千言万语,一声兄弟,你懂。
05
第四个问题:好的老师,究竟是什么样子?
在我看来,好的老师不在于教了我们多少知识,更重要的,在于指引我们如何做人。
我研究生阶段的导师,他经常和我强调“踏实”,走路不在于快慢,最大的功夫,在于稳。他说“取上得中,取中得下”,给自己定最好的目标,然后用最好的努力。
我高中的语文老师,毕业时,她送我一句话“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多少年之后的现在,我才知道快乐的不易,持身要正,持心要纯,快乐其实是一扇窗户,打开时,看到的是真正的自己。
电影中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希望威尔做出一番事业的数学老师蓝波,一个是希望打开威尔心结让他快乐成长的心理老师尚恩。
一个希望他成神,一个希望他做人;一个站在自己角度去规划他的人生,一个想尽办法和他成为朋友,然后真诚地帮他解决问题。
电影的最后,威尔长大了很多,他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工作,去加州追求自己心爱的女孩。
因为爱,让人活得更真实,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威尔之后的人生,会越来越好。
06
看完电影,我又倒回去,把里面的一些经典场景反复看了几遍,有触动,有泪目,也有思绪万千。
总结了很多关键词,但最想说的,还是体验。
很多时候,我们待在舒适区,窝在小圈子里,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很厉害的时候,其实正是他最浅薄的时刻。
而只有认真体验,才能让我们真正了解生活无边,它教会我们谦卑与踏实,告诉我们平淡和真诚。
也许在未来,我们并不是最好的,但希望,我们都是认真活过的人。
这个世界,我们都来过,战斗过,认真活过。
就已经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