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ender 坐标系与物体操作

坐标系

默认为世界坐标系,可以在顶部修改默认坐标系类型。
右上角可开启保持Gizmo显示。

3D 游标

一个始终朝向用户视角的参照物。新建的物体默认会出现在此处。
可在调整模式下用Shift + 右键移动游标。
通过Shift + S唤起游标饼图,可将游标回到世界原点、游标移动到选中项、选中项移动到游标、选中项移动到活动项、选中项到最近栅格点。

坐标系类型(快捷键,
  • 全局
  • 局部 即物体自身(可在右下角物体属性中手动开启显示自身坐标系)
  • 法向 Z轴为当前面的法向
  • 万向 万向轮,用于骨骼、车轮的绑定
  • 视图 相对于观察者视角,屏幕更深处为Z
  • 游标 使用3D游标的坐标系
  • 自定义坐标系 复用当前物体的坐标系

移动时单击x、y、z切换为依照默认坐标移动,双击x、y、z切换坐标轴类型。


漫游器
  • 四视图 Ctrl + Alt + Q
  • 切换三视图 快捷键1、3、7,或在当前视图下按9切换
    Ctrl+1、3、7为其对应的反向
    Shift+1、3、7为当前选中物体的三视图
  • 切换透视图/正交视图 快捷键5
  • 切换摄像机视角 快捷键0
  • 聚焦到所选物体 快捷键 数字键盘.(此时鼠标需要在视图区域)
  • 回到完整场景 快捷键 Home
  • 孤立且聚焦 快捷键 /
  • Ctrl + Alt + 0 将当前视角设置为相机视角
右侧视图Tab
  • 锁定至3D游标
    视图的旋转和缩放将总是以3D游标为基准点(默认以当前画面中心为参考点)
  • 锁定摄像机到视图
    相机模式移动画面不退出相机模式(默认退出相机模式)

场景集合

点击眼睛图标或使用快捷键HAlt + H显示/隐藏物体,其中Alt + H会解除所有隐藏
点击显示器图标在视图中禁用
点击相机图标在渲染中禁用(即F12最终成品中不显示)


添加物体

  • 区域顶部Tab添加(Shift+A)在3D游标位置直接添加几何体。
  • 左侧菜单栏添加物体,需通过左键拖拽生成几何体。

物体变换

原点

物体的变换基于原点,也称基准点、轴心点。
单个物体的原点默认是其几何中心。可以在顶部变换轴心点修改。
通过选项-仅影响原点可以让变换仅针对原点。
通过右击物体-设置原点-原点->几何中心,可以让原点回到物体的几何中心(即边界框中心)。

变换原点类型(快捷键
  • 边界框中心 仅多选时有效,单选时为物体原点。

  • 3D游标

  • 各自的原点 选择多个物体时,每个物体基于各自的原点独立变换

  • 质心点 实际为物体原点。

  • 活动元素 基于当前最后所选的元素的原点

  • 仅位置(仅使用时出现) 勾选后旋转、缩放仅影响位置,不影响物体本身

  • 调整
    用于选择对象。按住Shift再选择可以从已选择的对象集合中新增或删除对象。

  • 移动 G (恢复到0 Alt + G
    移动时点击中键,或点击x、y、z指定吸附的世界坐标轴(再次点击则吸附到自身坐标轴)。
    点击Shift + x、y、z吸附到相应平面(或先进入对应三视图再移动)。
    再点数字指定具体值。

  • 旋转 R (恢复到0 Alt + R
    同上

  • 缩放 S (恢复到0 Alt + S
    同上

  • 变换(移动、旋转、缩放)


吸附

使用 Shift + Tab 开关吸附功能,或在移动物体时长按Ctrl暂时开关吸附功能。
在编辑模式下甚至可以自己吸附到自己某个点。
在锁定x、y、z轴情况下可以保持锁定坐标不变,其他轴坐标吸附

吸附至

针对被吸附对象

  • 增量 即按系统栅格大小递进
    绝对栅格对齐:无视物体自身偏移,对齐到栅格
  • 顶点
  • 面投射:按当前屏幕视角进行吸附
  • 面最近:按实际最近面进行吸附
  • 体积:用于将当前对象x、y、z轴都置入吸附对象内部,而不需要分别调整
  • 边中点
  • 垂直交线:当前激活点到目标边线做垂线,吸附到该垂点
吸附基准点

针对当前激活对象

  • 最近 边界框的最近顶点
  • 中心 由当前设置的变换基准点决定。若选择质心则同质心。
  • 质心 即物体的原点,默认是几何中心,通过选项仅原点移动后即移动后的位置
  • 活动项 基于当前最后所选的元素的原点
背面剔除

不会吸附到当前视角不可见的顶点

旋转对齐目标

物体的Z轴会自动和被吸附物体表面的法线对齐

项目的独立元素

当一次选取多个元素进行吸附时,每个元素独立计算其吸附


衰减编辑

也称软选择。开启后移动物体时会出现一个圆形灰色框(滚动鼠标滚轮可放大缩小),被框包含的物体会跟着协同运动,其运动方式可通过衰减类型控制(如常值则为完全相同)。

  • 编辑模式下变为物体中某个点带动其他部位
    新增选项从视角投影,开启后仅当前界面视角方向受影响
    可在编辑模式下右击一个平面,选择细分拆分出多个平面和顶点进行观察

父级、合并、分离、拆分

父级 Ctrl + P

物体模式下选择多个物体,右击菜单选择父级
或在场景集合内选中物体,按Shift并拖拽到想要加入的父级物体。
建立后活动项为父级,其他物体为子级。此后子会跟着父移动变换。

清空父级 Alt + P

物体模式下选择一个子级物体,右击菜单选择清空父级
或在场景集合内选中子级,按Shift并拖拽到上层Collection。

合并 Ctrl + J

物体模式下选择多个物体,右击菜单选择合并
合并后原点为活动项的原点。

分离 Ctrl + P

编辑模式下选择物体,右击菜单选择分离
分离后形成新的物体,原点为原物体原点。

拆分

编辑模式下选择物体,右击菜单选择拆分
拆分后两者网格连接断开,但仍属于一个物体。


镜像(Ctrl + M)

右击物体选择镜像-交互镜像(编辑模式下,菜单栏选择网格-镜像-交互镜像),基于轴心点进行镜像操作
按住鼠标中键拖拽元素,则或键入x、y、z后移动鼠标,仅该轴坐标会发生变化。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