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丽江旅游时,遇到了一位彝族老奶奶,奶奶已经到了耄耋之龄,回忆起和彝族老奶奶的相遇,真的是经常会让我鼻酸。记得那天,我和几个朋友在客栈吃完早餐后,跟着客栈老板去万古楼准备俯瞰古镇之美。当我们快爬到最顶端时,我的一位朋友让我向后看,我看见穿着具有民族特色服装的老人,端着满满一盘葡萄,朝我走来,老人走到我面前,看了我一会,才缓过神来,做出了抱歉的姿势,嘴边还说着对不起。我当时真的很惊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只会说简单的普通话,经过客栈老板和老奶奶的对话之后,我才知道原来老人把我认成了他的孙子。后来,客栈老板告诉我,老人的孙子在昆明上大学,已经两年没回家了,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孩子为了给自己赚点生活费,就利用假期在昆明打工,给家里来电话的次数也不多,老人为了想见孙子,每天都会跟来这的游客学习汉语和普通话的发音,准备等学好之后去昆明看孙子,那些葡萄就是当做学费给游客的。我听完后,眼睛发热,鼻尖发酸,看着老人憔悴的身躯,真的开始有点心疼。我让客栈老板问问老人有没有孩子的电话,我可以让她给自己的孙子打个电话。刚开始老人不同意,老人不愿意浪费我们的电话费,最后只好骗老人说我的手机是不收费的,没关系的。老人这才从自己的裤兜里拿出了一张皱皱巴巴,几乎都快看不清字的纸。可以看的出老人平时多么想打电话给孩子,却又怕打扰到孩子。电话接通后,安了免提,老人和孩子用他们彝族自己的语言在交流着,看的出老人非常的开心。在挂电话之前,我拿过电话,给那为孩子说,“有时间就回来看看奶奶,学业虽然重要,但亲人最重要,毕竟你能陪伴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孩子在电话边哭着说:“谢谢,我知道了。真的谢谢!”
挂掉电话之后,老人眼眶湿润了,摸摸我的脸,在我的额头亲了一下。最后用不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对我说了句“谢谢,孩子!”看着眼前慈祥的眼神,让我想起了自己已故的奶奶,曾经也时常摸着我的头,打着我的屁股,对我说“又调皮”。我慢慢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哭了起来。老奶奶抱着我,亲亲的拍着我的背,唱着我听不懂歌词,但是很美的彝族歌曲。当我从奶奶怀里抬起头时,看见天空是那么的蓝,云那么的白,眼前的彝族老奶奶,就好像我自己的奶奶一样怜爱的望着我。虽然我和那位老奶奶语言不同,但在那时她一定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时隔一年多。我和老奶奶几乎没有联系 只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发微信问她的孙子,奶奶的情况!可老奶奶还没等我再回去看她 就离开了我!老奶奶的孙子发来微信说 老奶奶走的很安静!可我脑子里全是她拿着葡萄在我身后走的画面………那么近又那么远……。
我们不要一直思念和想念,这样慢慢的就会变成怀念!就像我永远也吃不到老奶奶亲手摘的葡萄一样,只剩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