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丹参考的是傅佩荣老师的《人能弘道-傅佩荣谈论语》,绿窗幽梦参考的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由弘丹整理。
小编会每天推送一则论语,与大家一起学习《论语》。欢迎大家关注,并一起学习《论语》。大家如果对每日的论语学习有任何感悟,可以留言讨论。
今天学习《论语》里仁篇第十八则。
1、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jī)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傅佩荣译文
孔子说:“服事父母时,发现父母将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劝阻;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接受,仍然要恭敬地不触犯他们,内心忧愁但是不去抱怨。”
“事父母”即服侍父母,“事”用在下对上,譬如事君。“几谏”即婉言劝谏。“劳”指内心忧愁。《孝经》里面也强调,子女要能够向父母进谏,就好像大臣向国君进谏一样,因为父母也可能做错事。
傅佩荣:服侍父母,不违不怨
父母也是普通人,所以当然可能犯错。因此,“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就必须理解成“天下没有不关怀子女的父母”。
即使父母都关怀子女,也不见得可以做到适当的关怀。所以,父母虽有好心,但他们的智慧与作为,是否能使这份好心恰当得表现出来,却是一个问题。很多父母想到的只是世俗的价值观,希望子女走上一条他们认为比较安稳、愉快的道路。至于子女本身的想法如何,父母未必有时间充分了解。
总之,父母是人,自然可能犯错,子女最好事先就委婉相劝。如果行不通,仍须谨守不违不怨的原则,除此之外,就只有子女自己努力积德行善了。
3、绿窗幽梦学习心得
儒家是一贯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对于父母,是需要绝对的尊敬和孝顺。父母当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在儒家看来,发现到父母的错误,也是可以对父母提建议的,但是方式一定要柔和,不能太过直接和粗暴。即使建议没有被采纳,也要继续对父母恭敬、不悖逆,即使被差遣、非常辛劳,也不要心生怨恨。
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是比较妥当的。父母和子女之间,由于时代的差异、思维方式的不同,总是可能会出现冲突的。当子女认为父母的处理方式不对,也可以提出建议,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有时候,即使不理解,如果对于自己并不是很大的压力或者很难实现、也不会损害别人的权益或者社会公义,也可以顺父母心意而行。对自己养育之恩的父母,多一些柔软总是应该的。不过,世事无绝对,如果有的事情已经超过公义的尺度,肯定不能再愚孝了。
4、弘丹学习心得
为政篇中的【2.5】,【2.6】,【2.7】【2.8】这四则都是关于孝的话题,这一则其实也是关于孝的。
从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让孩子对于父母所有的话都是言听计从,相反,孔子认为,发现父母有什么过错,要委婉劝阻。
我觉得孔子自己提倡的“孝”并不是“盲孝”,他提倡的“忠”,也不是“愚忠”,但他的话会被统治阶级曲解,变成“臣从君,子从父,妻从夫”。
即使是现代社会,还是很多父母会觉得子女违背自己的意愿是“不孝”,而子女也会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如果违背了父母的意愿,也会有罪恶感,觉得自己“不孝”,会有心理负担。即使是很多优秀的女子,当父母要求他们去相亲的时候,她们也无从拒绝。有时,当父母给子女安排了婚事,有些子女尽管不喜欢也听从了父母的安排。
古典老师在他的书中《拆掉思维的墙》的第七章《幸福是一种转换力》里有三节讲的是:你活在父母的剧本里吗?父母爽-我不爽的双输游戏;我爽-父母不爽的双赢模式。我推荐大家可以去读一读。
孔子讲孝,并不是盲孝,他讲忠,也不是愚忠,请看《孝经》谏诤章第十五。他在2000多年前就说明白了的道理,到今天,又有多少人明白此理并实行?
《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白话文翻译:
曾子说∶“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天子的教诲,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了吗?”孔子说∶“这是甚么话呢?这是甚么话呢?从前,天子身边有7个直言相谏的诤臣,因此,纵使天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其天下;诸侯有直言谏争的诤臣5人,即便自己是个无道君主,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地盘;卿大夫也有3位直言劝谏的臣属,所以即使他是个无道之臣,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争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为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于不义之中。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争力阻;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争。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如果只是遵从父亲的命令,又怎么称得上是孝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