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家里在去年五月花了五千元买了一头小黄牛。今天一大早,我是第一次见到它,它被牵了出来穿了鼻绳。
小黄牛全身披着一层油光水滑的黄色皮毛,宛如一块柔软的黄色毛毯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看着觉得很顺眼。我想,如果摸上去,手感一定会十分顺滑。
小黄牛长着一对短而尖的犄角,如同两把小短刀,从脑袋两侧向前方伸展,虽然还未完全长大,但已初显锋利之势。
小叔把牛牵到斜坡上的一棵柚子树下,牛的眼眶有一圈粉红色,它的眼睛大而明亮,犹如两颗乌黑的宝石,清澈而纯净,眼眸中透着一股好奇与天真,仿佛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而当小叔把牛头捆在树干的下端时,小黄牛竟然没有任何反抗地乖乖地跪下他的前腿。
但它的耳朵小且灵活,像两片尖尖的叶子,时而竖起,时而微微晃动,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当一个身强力壮的大叔拿着一把钳子和尖锐铁针走到小黄牛的跟前,它顿时显得焦躁不安,试图反抗,无奈它已经被绑在了树底下动弹不得。
大叔稍等小黄牛骚动之后,看准时机把钳子放在了牛的鼻子里,危险欲来和求生本能使牛试图站起来激烈反抗,但树根足够牢固,牛无法挣脱。大家都围在柚子树周围,看着挣扎的牛,都清楚它是在做无谓的挣扎。
大叔等了好一会,等到小黄牛不再烦躁,没有了反抗,他瞅准时机,没等牛反应过来,便使劲把铁针快速穿过牛鼻子,绳子便跟着铁针穿过了鼻子。小叔赶紧扎紧牛绳。
给牛穿牛绳,无非就是控制牛的行走方向,所以俗话有说“牵着鼻子走”。这种方法可以加强人对牛的控制,还可以降低牛对人的危险。但这种做法无疑会给牛造成痛苦和不适。
所以,在小叔把牛牵回牛棚的路上,牛发出了长鸣声,奇怪是,牛棚里另一头牛也发出了长鸣声,似乎在呼应小牛的声音。小黄牛的长尾巴一直不停地摇摆。
看着它呈椭圆形的体型,像小柱子一样的四条腿稳稳地支撑着身体,一条圆锥形的长尾巴像一把小小的扫帚,不时地左右摆动,我瞬间感觉它就像一匹马。
而它终归不是马,因为它很快便被小叔和二伯爷牵出外面的玉米地,犁地去了。因为老话有说,牛在大年初一就应该去犁地,以后它就会形成习惯,好使唤。
土地非常干旱,已经有好几个月不曾下过雨了,所以土地显得很硬。只见二伯爷走在牛的前面牵着它走,牛拉着犁,小叔就走在牛的后面扶着犁跟着走。
小牛显然还不适应“犁地”这个活儿,偶尔小叔会在它的后面吆喝它,有时还要抖动一下绳子打在它身上才会走。一圈一圈走下来,牛好像适应了它的新工作。
没想到,当牛走过来快到石头垒成的地界时,它扬起头来,就把伛偻着身躯的二伯爷顶了出去,二伯爷在一股力量之下瞬间飞扑在地界的石头上。远远看着老人缓缓地爬起来,我的心有些疼。
这片土地没有水源,只在进村的路上看到有几个蓄水池供日常生活所用,所以这些石山脚边贫瘠的土地只能种植玉米,而没有水稻。但每一块土地都已经收拾得整整齐齐,显然是在等候着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