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白居易因为上书请求朝廷追捕杀害宰相武元衡的凶手,触怒权贵,被贬谪江州司马,就是那个写下《琵琶行》的地方。在经历了这样一番“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人世间大荒唐、大荒谬之后,他真正看清了这个世界,看清了真真假假的世事纷纭。
在去往江州的路途上,他写下了著名的《放言五首》,此为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我们的先人搞占卜十分有一套,龟壳、蓍草、铜钱、竹签都可以,意在以小明大、见微知著。几个人围着一块龟壳或跪于几支蓍草之前,通过钻凿龟甲细细查看甲壳纹路或者是举着蓍草比较长短,以此来推测吉凶祸福,祈求上苍给他们指示明路。这种办法是迷信还是确有道理?见仁见智吧。但可以肯定的是,如今仍然有人行事之前必去求问,然后才作决定,算是个心里安慰吧。
而那个时代的白居易却十分之超凡脱俗,一眼看透事物本质。他送给世人一个鉴别人心真假的办法,非常有效。既不需要钻凿灼烧龟甲产生裂纹去做预测,也不用拿起蓍草来占卜。因为,时间会告诉你答案。
美玉也好,良材也罢,都必须得经过一定的时间考验才能识别出来。当年周公(周公姓姬名旦,乃周文王少子)辅佐成王的时候,多么的忠心耿耿多么的披肝沥胆,可小人不耻,心忌周公,谗言陷害,一时间流言四起,有多少人说他心怀不轨、意图篡位。
当年王莽辅佐年仅九岁的汉平帝时,又是多么的谦恭和顺多么的礼贤下士,差不多朝野上下都在说他是个天上地下的第一大好人。结果如何呢?
周公赤胆忠心,高尚无比,毫无觊觎王位之心。王莽夺权篡位,自立为王,背负千载骂名。
如此说来,一个人的为人短时间是猜不透看不出的,倘若周公一病而亡,成王之疑未释,哪个会替他分辨?而如果王莽早死了十八年,阴谋还未显露,不就是一个名垂千史贤良人,万人称颂?这不是把好人恶人颠倒了么?
所以,古语流传于世必有其道理,一道:“日久见人心。”又道:“盖棺论始定。”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虽能混淆一时,但真相终将大白;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永远的伪装,时间、历史,最终能够证明一切;看待事物不要过早下结论,否则容易被假象迷惑而不能分清是非。
有些人善于隐藏内心,常讨得别人欢心,但在背后歪曲事实、煽风点火,对别人落井下石,此谓“口蜜腹剑”;而有些人比较耿直,平时不见如何,但关键时刻往往会助人一臂之力,此为“千仞无枝”。
生活、交友,务必带眼识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