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笔记】
每天听一本书《焦虑日志》
作者:柯瑞妮·斯威特
《卫报》曾称赞此书说:“这不是市场上司空见惯的那种自助书,它带有独特的感染力,会帮助你更好地实现你的期待。”
作者柯瑞妮·斯威特是英国知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她将自己多年对焦虑症的研究成果和艺术插画相结合,从哲学、文学、心理学等多个维度帮助读者掌握克服焦虑的办法。《焦虑日志》,将会帮助你更好地应对焦虑、重拾平和的内心。
1、改变思维方式,直面焦虑。
焦虑并不可怕,你的放纵才可怕。在作者看来,唯有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学会直面焦虑,才能彻底战胜焦虑、更好地驾驭自己的人生。
心理学上有一个叫费斯汀格法则是这样说的:10%的生活,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取决于你做出的反应。
很多时候,加重我们焦虑的,并非是焦虑本身,而是我们面对焦虑时的态度。
焦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无视它,逃避它,甚至听命于它。我们最该做的,是正视它的存在,弄清背后的原因,然后消灭它。
2、不要急于过“标配”的人生。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常常被焦虑所扰,并非是别人的生活过于光鲜,而是因为我们过于执着标配的人生,总是将别人的人生作为参照物来不断地否定自己。越将别人当成“标准件”,越觉得自己是个“残次品”,整个人就越焦虑。
人生有快慢,生活无好坏。不必打破自己的人生节奏,而去追赶别人的步伐。当我们不再急于过“标配”的人生,不再仰望别人的生活,也就不会被焦虑困扰。
3、活在当下,才是人生最好的前行方式。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焦虑者的3种典型心态。
第一种心态是通常纠结于“如果……会怎样?”
第二种常见的纠结是“要是……就好了。”
第三种焦虑表现为纠结“本该,本来可以,早该。”
作者认为,克服焦虑的方法,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因此作者建议采取“正念疗法”。旨在让大家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学会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而不是纠结于过去未完成的事,或者为后续要做的事情未雨绸缪。
4、凡事立刻执行,能避免人生80%的焦虑。
通常情况下,导致焦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我们的拖延。拖延看似是件无关痛痒的小事,但事实上,它不仅会引发恶劣的外在后果,而且会产生内在痛苦。
当我们没有及时处理好那些我们能力之内的事情时,同样也承受了许多内在情绪的折磨——后悔以及强烈的自我谴责。
总之,当内心想要改变的时候,就立刻去做,不需要太多的内心建设。行动是让我们靠近自己理想状态的唯一捷径,当我们慢慢变好,内心的焦虑自然无处遁形。
书中的金句:
1、你可以不必受焦虑的摆布,这就是这本书的作用所在。
2、不要因为焦虑而摒弃自己,认为自己很无用。
3、你的焦虑和恐惧并非你的全部,你的生活大可不必由它们来掌控。
4、我们只有充分经历痛苦,才能从痛苦中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