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养识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是以圣人之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译文:知道自己有所不能知,认知就已经提升了。不知道自己有所不能知,这是自己被认知所困。所以,圣人之所以不困顿,是因为他接纳自己的局限给自己带来的限制,所以不会有困顿。
释义:一个人的见识,决定了他认知的高低。知道自己有所不能知,,就能以开放的眼光看他人、看事物,看世界,就有了持续进步的可能。如果一个人固步自封,自负自大,便会受自己认知所限。难以进步成长。
二、养志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以圣人终不自为大,故的成其大”。
译文:谋划艰难的事情,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成就大的功业,要从小的地方做起。天下的难事都解决于容易的事儿,天下的大事都兴起于细微的事儿。因此圣人从不追求做大的事情,故而能做成大的事情。
释义:圣人都非常重视小事儿,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古今往来能成大事的人都知道,想做大事,先做小事,如果连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又怎能做得了复杂的事儿呢?
三、养性
“人生之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生之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译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死了之后就僵硬了。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之后就干枯僵硬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的一类。军队逞强就不能胜利,树木逞强就会被砍伐,所以,强硬属于下乘,柔弱属于上乘。
释义:凡事凡物过刚易折,过强难久,以为强硬会处处碰壁。真正明智的做法是以柔克刚,以退为进。
四、养心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可为天下正”。
译文:躁动可以去除寒凉,清静可以制服燥热,所以清静才是天下可以得到治理的根本。
释义:一个人状态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内在的心境,唯有“静气能破心中贼”。心躁动不安,百事难成,心安定平和,困难会迎刃而解。《传习录》说“人人都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人生在世免不了是非对错,少不了烦恼纷争,如果内心总是随着世事躁动,就永远摆脱不了自我消耗的漩涡。
五、养福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译文:调和大的恩怨,必然有余怨不能消除,又怎么能算是妥善的处理方法呢?所以圣人持有契券,从不向人讨还,而无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小吏,分毫都不能缺少。天道从来不会有意亲近人,它从来都是和善人在一起。
释义:行善就是天道,善恶福祸都是自己招来的,种什么样的因,成什么样的果。你浮起来的念头,对待人的态度,表现出来的行为,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刻,成为你的福报或者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