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息”是一种表达方式,不伤害别人又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现状、想法、感受、需要。在夫妻关系中,常用“我信息”能够真正营造一种亲密、和谐的夫妻关系。在育儿当中,常用“我信息”会让孩子了解父母的心意和需求,能引发孩子自觉的合作。
1 脆 弱 的 表 达
我信息的表达有三个要素:事实、感受、影响。我信息的精髓所在是脆弱的表达,脆弱的表达,是极具人性化的互动,能快速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不仅对孩子、对爱人、对家人和朋友都有同样的意义!
相对应“我信息”的是“你信息”。“你信息”顾名思义,是以你开头的,通常用于对别人给予忠告评判、指责、要求。“你信息”通常带着咄咄逼人的气势。常用“你信息”则会让孩子产生内疚感,觉得自己不够好,从而引发孩子消极抵抗,做事被动。
妈妈疲劳—对孩说“我累了”—孩子觉得“妈妈累了”
妈妈疲劳—对孩子说“你真烦人”—孩子觉得“我很坏”
用“我信息”和孩子沟通时,是在向孩子传递一种信任:孩子会考虑父母的需求,并有能力用建设性的方法处理当下的情况。
2 真 实 的 表 达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他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感觉、判断或记忆部分,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即管束自己的行为,他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本我代表“我想要”,那么自我就是“我能要”,而超我则是“我应该要”,我们每个人的内在空间都有好多声音。自我会统合各种声音,以尽力满足本我的诉求为目的,按照现实原则在自己的内在空间建立秩序,内在是有秩序的、稳定的,这就是拥有自我的人的特质。自我在整合各种声音时是有中间过程的,这种整合是生命走向成熟,自由绽放的必经之路。
超我的声音常常从父母嘴里说出来,你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是父母在教导孩子如何适应社会规则,但这样的教导常常遭到抵抗。实际上,本我的诉求不需要被超我打压和否定,同时本我的诉求也不是一定要实现的,父母只需要守住规则,静静地等待和陪伴,孩子的自我就会成长起来,他的自我会告诉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拥有的自我的人,才能够做到自律。
3 对 自 己 领 地 清 晰 的 表 达
“我信息”就好像是一个政府发言人,代表一个主权国家向外界发布消息,它会表明我是谁,我的边界在哪里,我期待彼此的关系是怎样的。常见的信息有这几种类型:
表白性我信息:我认为,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
预防性我信息:明天去爷爷家,我需要你帮忙拎东西。
肯定性我信:看到你弹琴时这么投入,我非常开心。
面质性我信息:牛奶洒到地毯上,我非常生气,又要花费很多时间来清洗它。
善用我信息,可以在不伤害别人的同时,守住自我的领地。
预防性我信息对孩子更重要,每一次预告都会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和提升,从孩子出生,我们就应当经常使用预防性我信息。
如果我们的心如孩子般清亮,说出来的我信息便能带来信任和合作。如果我的心不清亮,即使完整表达了我信息,我说的是我的感受,‘我很烦’,都会如一个炸弹炸伤别人,原因是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指责,包装成我信息发出去也没用,别人收到的还是指责。
4 支 持 孩 子 的 自 我 表 达
看到自我,再放下自我,便能真正看到孩子,支持孩子行使他的自由意志。
父母顺应孩子,不执着于自己头脑中的计划和安排,能心甘情愿的享受对孩子的陪伴和等待,这就是对孩子的真爱。
这样长大的孩子会成长出完整的自我,就好像一个具有完整主权的国家,她拥有独立的人格,他会依据自己的判断力行事。
有自我的孩子,他不容易被恐吓,被要挟,被利诱,但他服从于真理,臣服于规则。
孙瑞雪老师《完整的成长》中的话:“一旦儿童走上了形成自我的路,其后就走在了一条人性自然法则的发展道路上。创造自我的愉悦感和力量感,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意志,使他本能地感觉到那条成长之路。这是人的天性,或者说人本身就蕴含着自我成长的内在能量,这是自然的,天赋的,这种力量在童年期一旦形成就会固定在孩子身上。”
以上内容来自海文颖老师的《接纳力》。
我从母亲那里学来的懂事、顺从,不管有什么想法和需要都藏在自己心里。在关系中总认为,如果你真的关心我、在乎我,你就应该知道我需要什么。
带着这样的心理走进婚姻生活。我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我需要对方怎样对我,这些都只藏在我的心里。尽其所能的去照顾对方的需求,也期待对方能以同样的方式对我。然而,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相处模式。似乎他永远也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委屈,会失望,会生气。自己心里不断的上演着各种剧情,老公唯一的感受就是,你又怎么了?我又做错了什么?
曾经认为,向别人提出自己的需要,是一件很羞耻的事,觉得自己不配有需求。后来才明白,为了讨好别人,得到别人的认同。我的心里 、眼里其实都没有自我。说出去的话也都是经过包装的,你为什么不早点回来?你又去跟朋友喝酒,如果什么都指望不上,我还要你干嘛。总是用指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需要陪伴和重视的需求。让对方觉得,我怎么做你都认为不好。他在家里也感受不到被需要和归属感。渴望被重视、被尊重的需求不能被满足,自然就更想去外面寻找他的需求。虽然我们不吵架,家里却总是被冷冰冰的气氛包围。让儿子也觉得压抑和苦闷。
委屈并没有撑大胸怀,倒是让我的身体出了大问题。自此我开始审视我自己的内心,为什么我会把自己的日子过得那么辛苦,还让一家人都不快乐。真的是别人不好导致我的生活有那么多不如意吗?在这里面“我”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一点点的去探索,看到内心那个真实的自己。因为内心的不安全感,总在向外抓取,希望老公和孩子都是自己能掌握的。
我必须痛苦地面对那个委屈,自私,嫉妒,贪婪,焦虑,恐惧,不完美的自己,用爱去拥抱她。终于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那个本就具备亲切、关爱、怜悯、智慧和无私的自己;心里充满了喜悦、平和、温暖和爱。
没有了焦虑、委屈、恐惧的情绪;我终于能看到别人的需求,也看到自己的需求。原来我可以选择先满足别人,还是满足自己。这个时候提出的要求里,没有了指责和抱怨,只是表达了我的感受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