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姐妹淘成群出行,欢歌笑语叽叽喳喳活像行走的小麻雀,路人投来异样的眼光,也没人会在意。开心啊,热闹啊,快乐啊,心情愉悦啊!
风风是我的高中同学,喜欢艾薇儿,是个摇滚女生,不!是个爱撒娇的摇滚女汉子。我生命至今会哼的艾薇儿的歌,都是来自于她。很不巧做了她的同桌,她很热情,自来熟,也很唯我,所以那时我并不喜欢她。她上课总是戴着耳机听歌,大部分时间吧,除了英语课之外,这是她喜欢且擅长的科目,当然专业课不被纳入统计。她耳机的音量总是最大值,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耳机没被听爆,好像也没看她换新的耳机,就这样我听着她的二手摇滚度过了高中时期。两个性格迥异的女生,一起音乐联考,一起高考,高考结束那会我还在心里偷乐,终于要摆脱这个热情似火的同桌了。
然而……
大学入学,进宿舍见到的第一个人,啊~~?!就是她!就是她!!简直就是我的噩梦啊,我以为大学时代会结识新朋友,忘了老朋友。没办法,这就是命吧,接受吧,然后一起开开心心地去置办生活用具去了。(更加噩梦的是,由于我们宿舍人烟稀少,要合并到隔壁宿舍一起过日子。隔壁宿舍有两个高中同学,哭笑不得啊,一个宿舍八个人,加上我一共四个是高中同班同学,说好的结识新朋友呢?噩梦连连~)
有一次和风风去逛街,公车上一车面带倦容,目光呆滞,无表情无生气的乘客,而我们像极了两条鲶鱼游走在他们中间,神清气爽,时而高亢时而欢笑,就差高歌献唱了。下车后,风风说:“我们以后不要像他们一样行尸走肉”。我不知廉耻的回道:“嗯嗯嗯,肯定的!”
如今,我却成了咸鱼。
上下班坐着公车,扶着扶手杆,面无表情,目光呆滞,麻木没有生气地在狭小的空间吸食着混合口味的空气。日复一日,日日如此。
刚工作那几年还会约朋友姐妹淘吃吃喝喝,聊聊八卦。再后来,都各自精彩去了。突然有一天,发现人都消失了似的,有种一夜白头的感觉。往日浮现,容颜虽依旧,然心似白头翁。连八卦也没兴趣听了。
社会交际圈光速般萎缩,除了正常工作需要的沟通之外,不再主动结识新朋友,甚至也不愿意接收交友信号。学动物圈地盘似的建起一道防火墙,墙内舒适区,墙外不想参与。开启拒绝社交模式。
上周大美生日,大美是我的小姑子。我问大美:你为什么没有朋友?(这里没有的值不为零或负值,仅少量的意思)她是这么说的:“我有你们啊,我觉得现在挺好的,而且我也不需要新朋友。”我们以此展开“拒绝社交”的话题,最终结论是:
1.不想出门,外面很晒
2.社交要找话题,太麻烦了
3.社交要小心翼翼地顾及对方的感受,太累了
4.宅着看剧,吃零食也很开心
5.没意思
以上,或不止于此。
社交圈的演变路径:从无到有——有一些——挺多的——萎缩了——浓缩了——近乎与无。
这是不是:多就是少,少就是多的逻辑?
在成长的旅途中,走着走着就散了的不止我一个,也不止你一个吧。拒绝社交的人越来越多,其本质原因是我们都活成了死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