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目不忘的愿望
《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的妈妈冯蘅,仅看过一遍《九阴真经》,就能倒背如流。气的老顽童,手撕《九阴真经》。
《三国演义》中,曹操呕心沥血写了部兵法书《孟德新书》,出神入化,感觉要赛过《孙子兵法》了。张松也是看了一遍后就能一字不差背诵出来,并说蜀中小儿都会背的。曹操羞愧不已,忍痛,把自己的新书烧掉了。
这些过目不忘的例子我们看过也听过很多,但就是做不到。
上学考试的时候,我们时常因想不起知识点而抓耳挠腮。到了社会上,补充知识去读书,也是经常性忘记了书籍里的内容。
当别人说起过一本书时,我们也读过的,至于书中的内容是什么?我们早就忘记了。
如果读过的书籍,学过的知识,不忘记该多好呢?
读书记不住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读书的。通过书籍,打开视野,提高认知,每次读书都有一种很快乐的享受。
伴随着时间人到中年,渐渐有了生活的压力,常读一些应用类书籍。但就算在书籍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却总是忘记,这让我感叹,像是做了一场无用功。学了么,学了。但是忘记了。
我做过很多的努力与尝试。为了记住,我会一边读书,一边思考,还一边做笔记。但一两年后,偶然间再打开以前做过的笔记。发现很多记下的知识,竟然很多也都忘记了。
不说一两年前的内容,单说一两个月内的知识吧。
我经常在网上写文章。写过的文章,都经过了自己的慎重思考,应该不会忘记了。等我再去翻看写过的文章时候,发现我以前写过,还真得也忘记了很多。
我们普通人很难过目不忘!脑子不好使么?怎么让知识记得更牢固?
忘记的好处
其实大脑的遗忘也是有好处的。把一些不重要的内容,忘掉,而我们记住的都是最重要的,避免我们的大脑被无用的信息填满。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什么都要记住,那才真的累死人。一想事情,就没有重点,脑海里杂七杂八的东西都跑出来,那太痛苦了。
以前看到一个新闻故事,有个记者得了某种疾病后,对于发生的事情,看过的书籍都能过目不忘。这让他省了很多的麻烦,接受新闻任务的时候,都不用带笔记东西,只要带着脑子就好了。可是他生活却非常痛苦,脑海里充满了大量不重要的垃圾信息,严重干扰了他的思考。
忘记有好处,它会有选择性地帮助我们记住最重要的知识,并忘记那些不重要的事情。那些最重要的事情,我们通常也不会忘记。
不过我们也发现,一些非常重要的知识也会有遗忘的现象。比如很重要的考试,必须记住的英语词汇,数学、化学、物理的公式,很多重要的知识,在考试的时候竟忘记了。
如果我们想要记住,过目不忘,就必须找一套适合我们普通人的读书方法!
在这里,我总结了过目不忘的两种方法,内功与外功。
过目不忘的内功——建立知识体系读书法
过目不忘的内功,是你有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之间的强联系,这将提高我们深度汲取知识的能力。
我们想要过目不忘,最重要的是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专注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
读书时,或者学到的碎片化知识,把他们往自己建立的知识体系里面填充。让新知识与旧有的知识紧密联结起来。我们大脑也习惯用旧知识来理解新知识。知识连接越是紧密,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就越强,记忆也更牢固。
那些专业的象棋棋手,能够看一眼就能够记住棋盘各棋子的位置。而且更精深者,能够下盲棋。他们看到的不是孤立的一个个棋子位置,而是看到各棋子之间的位置联系。我们发现一些领域专家,他们对于专业内的知识能够学得很快。这就是建立起了知识体系。
如果我们也想要提升对知识的掌握,不妨建立一个专业的知识框架。充分利用结构化知识体系强化我们的学习内功。然后学习,会发现学得快,理解到位,记得也更牢固。
过目不忘的外功——多次输出读书法
学到的知识如果能够重复出现四、五次以上,我们就很难忘记。
教是最好的学。我们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思考,有意识地多次输出,以及多感官参与,在具体场景中去运用所学知识。
- 书籍画线、旁白
书籍划线也属于输出。在阅读书籍的时候,找到你认为最重要的地方,用一些彩色颜色的笔或者特殊符号,标注出来。
如果自己有感而发,可以在书籍空白处,记下自己的感悟,所得。这个是我们读书的一次输出。千万不要瞧不起划线。
很多人喜欢书籍,更爱书,却不太愿意在书籍上面写任何的东西。读过的书还保持干干净净的样子,这个是错误的。
书籍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我们能够从书籍中得到些什么。如果实在是爱惜书籍,想要收藏,可以再买另一本,放起来。用一本,专门来写写画画,完成我们的输出。
- 推荐给朋友
当我们读了某本好书后,可以尝试着推荐给朋友,多角度的介绍你读过的书。
当你跟周围的朋友聊天时,告诉他们,你最近读了什么书,把书中的一些观点分享给他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推销的人,尝试着学到的知识分享给朋友。
这样多角度向朋友说书,诉说书籍中的主要观点。并把一些有趣的观念,跟朋友们讨论,这又是一次书籍知识内容的输出。
经过讨论后,你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 3.网上分享
我们读到一些好词好句,可以摘抄下来,分享到网络上。
在网络发表时,再附加上自己的感悟、思考。因为是几句话的分享,非常简单。但是对我们的帮助却是巨大的。
尤其我们在网络上面发表东西的时候,总是要好好斟酌自己的语言,锤炼好自己的想法。
这样对知识的再加工,又完成了一次分享。
- 4.写书评
当我们分享的越来越多,书写表达能力也越强。单纯的一两句点评,已经无法满足我们的表达欲望,我们就开始尝试着写书评。
写书评,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对书籍整体的思考,认知与把握。
所以我们为了写好书评,就开始对整体的思考,整理好表达的逻辑。
在最开始尝试写书评的时候,必然是不太容易的。但是,随着输出,你会越写越好。写出一些对读者有帮助的地方,还能收获到大家的点赞、评论、感谢。
这样与网友讨论,交流书籍中得到的知识,这又能让你受益匪浅。
就算读者有质疑的地方,也要把这些质疑当作是一次讨论。看看自己是否没有表达清楚,精炼自己的表达,重新组织我们的内容。
- 5.场景化运用知识。
学到了知识,去具体的环境中应用,会记忆的更加牢靠。
李叫兽在学习的时候,就比较擅长思考知识的运用,以及在更多的场景中如何地运用。
每次他学到一个文案类的知识,他就会停下来,思考这个知识可以运用到哪些个地方,不断扩展对知识的理解。
所以同样学习知识,李叫兽却具有了对知识更深刻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李叫兽笔下也经常能写出更加传神的文案。后来凭借着出色的能力,成为百度最年轻的总裁。
时常复习,场景化应用
把知识与我们已有知识进行联系,形成强联系的知识结构,并多次主动进行输出。
知识出现、应用的频率、次数越多,我们就能够记得越深。让知识能够经常得到重复,是记忆最重要的方法。
我经常在手机便签上面,记录着我的感悟,思想。遇到类似的问题,会经常拿出来复习。回头看看自己的笔记,遗忘了多少知识,还有多少知识是已经在运用着了的。
知识毕竟是知识,当你遇到真实问题,在具体场景的时候,就很容易忘记。我在具体的做事场景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运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这样在具体场景中,遇到相同类似问题时,就能够运用自己的所学。
适时复习,防止遗忘。并逐渐把知识内化成我们的血肉。以至于不曾想起,却无意识中的去运用。让知识真实地帮助自己更好的生活、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