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上,写比读重要
有一位文友说:“我觉得写比读更重要,之前读了很多书,随着时间的淡化都已经没有太深的印象,唯独思考后自己写下来的东西印象还是很深。”这位文友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人与人相同,起码概念相同,但是,人与人,感觉未必相同。一个人认为好的,别人未必就赞同。
有人说,读写一体,也就是说,写作与读书,可以相互促进,不可分离。
也有人说,输入有利于输出,或者说,输出倒逼输入。前一句话,是说,读书,能够促进写作,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后一句话,就是说,一个人写作,没有灵感了,觉得没有什么可写了,然后可以去读书,在读书中领会,找到新的写作素材。
问题就在这里,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了,不一定就一定要到书中去找素材,也可以到生活中去寻找的。社会是一本书,生活就是写作的最好的素材之源。大概这位文友,就是觉得,思考生活中的问题或各种事情和现象,然后写下来,比到书本之中寻找灵感,更有效,也更有用。
其实,我也有这样的体会。不吹牛逼吧,说真心话,我读过的书与文章,杂七杂八的,很多,比很多人读过的都要多,但我认为,这些,都不如思考生活,得到的体会更多。
当然,我不能简单的赞成写比读重要,但我认为,有很多时候,思考比一味的读书更重要,不过,最好的是学思结合吧。而在生活中,思考的地位是重要的,因为,结合实际的思考,往往能够比一味的读书更有用。
或许吧,与其说,写比读重要,不如说,写作之前的对于生活的思考,比死读书,读死书,更有用,更有利。
也就明白了,这位文友说的写比读重要,重要的是在写作之前的对于生活与事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