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克森博士说过:“无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这种通用方法叫做刻意练习。”
一直以来, 我对写作有浓厚的兴趣,却苦于找不到一个写作路上的引路人,在机缘巧合之下遇见了蓝歌老师,开启了我的新媒体写作之旅。
参加蓝歌老师的第二期日更营以来,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我找到了一些写作的套路。
所谓的“套路”,就是结合蓝歌老师的知识星球上关于写作的干货以及老师在群里的分享,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写作中去,通过老师及队长的点评不断地去修改、总结,感觉写起来更上手了。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复盘参加日更营的收获:
01.关于标题
大卫·奥格威说过:“标题是大多数平面广告最重要的部分,他是决定读者是不是读正文的关键。读标题的人平均为读正文的人的5倍。换句话说,标题代表作为一则广告所花费的80%。”
因此,一个好的标题,会让人有阅读的欲望,文章也就成功了一半。
那么,如何取一个吸引读者的标题呢?我觉得首先要找到读者感兴趣的那个点。就像蓝歌老师说的,不能太普通,要找到读者感兴趣的话题,不能是被大家写烂了的。
比如在什么是最舒服的关系这个题材上,大家可能会想到最舒服的关系,就是放松,让人觉得不累的关系。我就起了个《最舒服的关系,是有界限感》,因为我觉得界限才是让人觉得舒服的关系。
比如关于婚姻的话题,我取的题目是《我们怕的不是婚姻,而是人性》,把婚姻与人性关联起来,是受了老师在群里关于高考话题的启发。老师说高考话题可以与人性结合起来写,于是我就想那婚姻可不可与人性结合起来呢?
再比如关于蔡少芬婆婆上热搜的话题。在网上有很多关于婆媳关系的文章,大多都是讲如何处理婆媳关系的。我看到案例中,蔡少芬和婆婆不同的表现。就让我想到了《蔡少芬婆婆上热搜:有格局的女人,从不在婆媳关系上纠缠》,因为蓝歌老师在群里说过明星和热点都是自带流量的,所以我把热点加上去。
02.关于素材
写文章选取素材,就像是一位大夫在药房抓药,各类药要协调,方是好处方,才能治病。因此,素材的选择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蓝歌老师在知识星球里讲到关于素材布局的干货,我觉得有三点讲的很好:
“一、素材要尽量避免使用二手素材,要多用有典型性的素材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二、要整合素材, 控制好素材的比例问题;三要避免素材的拼凑感,做好上下文的连接,处理好素材的布局。”
这些都是非常实用的干货,我照着老师说的这个方法去做,例如在《蔡少芬婆婆上热搜,有格局的女人从不在婆媳关系上纠缠》这篇习作中,我就列举了《逆流而上的你》中的刘艾和三毛的典型案例来支撑我的观点,文章的素材果然饱满了许多。
03.关于文章的逻辑结构
季羡林说:“所谓结构,我的意思是指文章的行文布局,特别是开头与结尾更是文章的关键部位。”
太复杂的结构我也写不好,在日常的打卡写作中,我都是按照蓝歌老师说的总分总的结构去写。
开头先提出自己的观点,中间用素材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结尾再总结文章的观点。蓝歌老师说一篇文章要能够自圆其说,讲的或许也是这个道理吧。
以上几点是我参加日更营以来的心得体会,不足之处也很突出,比如没有养成例提纲的习惯,经常把远题写偏,这是我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艾利克森博士还说过:“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日更营每日主题打卡及一对一点评无疑高度契合刻意练习的要义。
我觉得只要我们做个写作路上的有心人,除了听话照做,多借鉴老师的写作经验,多想个为什么,把这些技巧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通过不断地练习、总结,写作水平会一天天地提高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