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冬奥会圆满开幕并获得首枚金牌,看冬奥领悟人生。
世界是由点、线、面、体构成的,人生亦然。
数学家的伟大在于用抽象的逻辑体系,把复杂的世界用简单的概念重新解构了。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天才创造,用点、线、面三个基本的几何定义,构建了一个虚拟的概念世界,这个体系的精髓一直为人沿用至今。《几何原本》定义了点线面是三个最基本的几何概念:
点是没有部分的;
线只有长度而没有宽度;
面有长度和宽度。《几何原本》通过五条公设和五个公理,打开了平面几何之门。
但是,我们的世界是立体的、运动的,是立体才让整个世界变化多样,变得丰富而复杂。
我们只有熟悉了静态的立体模型,方可能认知动态的宇宙时空万物,并在静与动的感悟下不断思索,谋划人生。
点:寻找自我,树立自我
每个人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点”,才能真正驾驭自己的人生,否则可能连生存都会有问题。
这届冬奥会给我最大震撼的,是一个把“点上人生”演绎到极致的人——武大靖2004年,开始练习短道速滑。2010年11月,进入国家队。2013年,获得短道速滑世界杯韩国站男子1000米冠军。2014年,获得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男子500米冠军、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亚军和索契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季军。2015年,获得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男子500米冠军,成功卫冕。2016年,获得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2017年,获得亚洲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和男子5000米接力冠军。2018年2月,平昌冬奥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武大靖打破世界记录并夺冠,为中国赢得平昌冬奥首枚金牌。
2022年2月5日,武大靖和曲春雨、范可新、任子威组成的中国队夺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女2000米混合接力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该届冬奥会的首枚金牌。
点上人生,就是要做到“懂自己”。正所谓: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做下去。
线:走出自己,走进他人
“点”可以实现自我,但“线”可以带领别人成就自我。线的作用不是串联,而是打通和链接,除了自己是一个点,还能连通其他的点,善用其他点的资源,从而成就更大的人生。
比如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是一个点,但如果把体育运动体系这条线打通了,就可能成为专家或者院长,这时候管理一个协会、一个公司就游刃有余了。比如姚明现任亚洲篮球联合会主席、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中职联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所以,走出自我,走进他人,才能变点为线,才能获得打通线上带来的人生精彩。
面: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面上生存,最大的挑战不是做点上的放大,或者线上的链接,而是能从全局把握,能做到匹配和协同。面需要的是触类旁通和融汇贯通,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形成。
只有触及本质,才能旁通万物。
所谓“融会贯通”,重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要界定问题,重要的是针对这一“特定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今天中国有很多优秀企业家,能在行业中做到风生水起,但能在面上生存的却为数不多,比如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和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双料会长”宋志平先生,是中国建材原董事长,在40年企业经营的历程中,他不仅取得将中国建材、中国国药两家央企带入《财富》世界500强的突出成就,还是一位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总结、归纳经营管理思想的企业思想大家。
宋志平认为:“格局是企业的时空观”“做企业需要格局,格局越大,企业就越自信”。他还专门撰写《企业应该树立的四大格局》。
只有在干透了点,打通了线,又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辩证成面,必将成为将帅之才,小则是一处领导,大则成一方诸侯;如果在一个行业内,也能挥斥方遒,成为大师。大师不是技术专家,大师是能触类旁通的通才,实则得法。
体:知行合一,道法自然
体上生存是知行合一的典范,这种人是在点、线、面上都经历了完备的历练,已经打通了,过程中有感悟、有启发、加上自己的天分,最后上升到哲学和战略的层面,来看待世间上的一切问题,抓住了核心,找到了事物的本质,掌握了发展的规律,即为得道。
当我们到了“道”这个层面的时候,在事物发展必然性的层面感觉会更到位,这是一个人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当我们到了“道”这个层面的时候,就具备对陌生领域有一种发散式的张力,这种张力能够引导人们从已知认识未知,在欠缺已有实践认识的时候,能够引导人们更准确地把握未知、操作未来!
“三千年读史尽是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是看透世间的本质是虚幻的,却又在虚幻中实践生命意义的境界——知行合一,才能道法自然。
雪上运动就是一项知行合一的运动,必须有动态的、辩证的、发散的思维方式,在动态中保持平衡,在辩证中保持方向,在发散中聚神凝气......
感性思维呈点状,逻辑思维呈线状,辩证思维呈面状,信念思维呈体状,打通点线面体这也许才是修商的最高境界。
道不远人,在学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