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教授古汉语讲座

作者:刘唯力《汉族大词典》主要编写者


           

            少而好学,如日月之阳。

            壮而好学,如月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第        一        课

          “春”的词义演变规律(上)

古今汉语"春“不变的是词音(古音昌唇切,今音chun阴平)和词形(古字发展最后是楷书春)。

变易的是词义引申和用法。

词义引申的逻辑顺序是:

初义春季(农历正月至三月,一年的第一季),词义扩大为年岁。词义变窄突出春季的特色是万物有生机。词义转指人的生殖是情欲。由内情转为外形,是喜色。

春词义公式=春季→年岁→生机→情欲→喜色。

<知识巩固练习题>

指出下列语句中春的含义

1,《书  泰誓上》"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春季)

2,曹植《杂诗》"自期三年归,今几历九春。”(年岁)

3,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生机)

4,《诗  召南》"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情欲)

5,王安石《送潮州李使君》"李使揭阳去,笑谈面生春。”(喜色)

借代修辞法产生的引申义有下列三种:

一,唐代酒名多带春字,借酒代春。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酒)。"

2,方言情欲产生子女,借春子代鱼子。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  虾》"唐时吴郡贡的春子,即鱼子。“

3,春天北斗星在东方,借春代东。颜延之《车驾幸京口》"春方(东方)动辰驾,望幸倾五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