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是一种艺术,不同年龄段的人,理解作品的能力不同、感悟生活的能力不同、抒发感情的方式不同,朗诵的感觉也不同,那么,朗诵者选取的朗诵作品也就不同。
适合5-18岁这个年龄段之间的少儿、少年、青年又该选择哪种适合自己的朗诵作品,如何让自己的朗诵更加有感染力呢?呢,根据专业知识及我的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5-10岁的少儿
1、首先注意作品的选择,最好选择童话、寓言累作品;诗歌方面可以选择冰心的一部分诗歌(她的诗歌富有童心与童趣);散文方面可以选择描写景物的短小散文。
2、声音塑造
(1)、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学校养成了一种固有的“读书腔”,不管读什么文章都是一个腔调。这种情况需要平时多读童话、寓言类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里面有多个人物角色的转换,也就需要多种声音强调去表现。比如,小兔子说话会是什么样?小猴子、马、牛、狐狸,又是什么样子的?童话、寓言作品中要表现的角色少有2、3个,多则5、6,这就需要孩子多去模仿角色说话的声音,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角色,这样的训练对孩子之后老师其它体裁的作品非常有帮助。
(2)、普通话。虽然大部分学校都在实行普通话教学,但是多数孩子的普通话发音还不够标准或不成熟,需要平时注意训练,将普通话基本功练好,这是朗诵好作品的前提。(当然,方言朗诵、古诗词吟诵另谈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要是集中训练的话,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能够很快掌握要领,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二、11-18岁的少年、青年
1、11-1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逐渐对优美的诗歌产生兴趣,但是还不能很好地把握住作者的创作意境与情感基调。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选择作品可以趋向于写景、写物的诗歌作品,以及亲情、友情、师生情等类似直接情感表现力较强的作品。
2、朗诵技巧:这个阶段的孩子可以理解朗诵技巧的使用方法了。朗诵技巧主要有轻重格式(需要重点强调的重读,不需要重点强调的轻读)、停连(一句话当中需要借助停顿表示强调的地方要停顿几秒;一句话与另一句话表示同一个意思时,就需要两句话连起来读)、节奏(根据情感和内容的变化,需要快慢、缓急节奏的变化)等。
3、情感基调:
拿到作品后(不管诗歌、文章),利用学校学习的划分段落、概括大意、找出中心思想的方法通读一遍作品;根据中心思想,确定感情基调(用什么样的情感去朗诵),比如,喜庆、沉痛、悲哀、欢快、激情等等。
4、身体动作作辅助
眼神、头部、手势、走动时的动作,如果是大型朗诵活动,则需要加些表演动作。
三、15-18岁的青年
这一阶段的青年理解能力比较强,可以朗诵一些复杂作品,比如小说片段、名家诗歌作品、散文作品。
至于朗诵时需要注意的几点,跟以上那些一样,就不多说了。
朗诵除了注意技巧的运用、作品内容的把握之外,最重要的是情感的调控与传达,朗诵时需要调动身体各部分器官,根据情感的需要进行配合,如果有搭档,则需要与搭档进行交流,以及和额观众进行交流。
其实,最关键的还是,平时多读童话、寓言,训练语言感觉以及对角色的把握;多读诗歌以及散文,训练情感的掌控;多读小说精彩片段,体会人物内心心理活动。最后,生活中多注意观察人、事、物的不同特点,多总结自己的亲身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