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扇别人一耳光,可能因为别人激怒了你。那扇自己一耳光呢,会是什么原因呢
老公问“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还没想好写什么呢”
沮丧如我,因为参加日更挑战,而时针一晃就指向中午12:00,半天的时间已溜走,我却想不出来写什么。
我不能让自己一直停留在想的状态,因为真的会一直想下去。直觉告诉我要动起来,与其想不出来还死磕到底,干脆不想,去运动。在家的好处就是随时随地都能健身,只要你想动。
20分钟的广播体操结束后,我开始线上理财课的学习,运动产生的多巴胺和内啡肽带来的化学反应,让我陷入亢奋状态。生理需求召唤我走进洗手间,坐在马桶上,把声音调到最大,继续听老师播放的音频,完全忘记自己和自己的约定,【上卫生间不能带任何电子产品】天呐,我亲手毁了坚持52天的习惯,那一刻我想扇自己一巴掌。
走出洗手间,我没有去客厅,径直走向卧室,手机往床上一撂,关上了房门。手机说你干嘛对我发火,又不是我让你带我进去的,你对我的愤怒折射的是你对自己自控力的不满。
我再次看了一眼手机,怒火已走下坡路,理智占据上风。如同拿刀杀人和拿刀切菜,刀只是工具而已,如何定义结果取决于用刀的人。
我走出卧室,来到客厅,老公问,中午想吃什么,我回答说我刚刚想好了今天写什么。
以前经常听人说,戒掉一个习惯需要28天,28天和习惯之间的关联我从未探究过,只是别人这么说自己就这么做了,但有一次我坚持28天不跷二郎腿,时间攒够了,毛病却没有改掉。所以当我选中 【不带电子产品去卫生间】作为戒掉的习惯目标时,我选了3倍的28天,即84天,没想到在52天时夭折。
我百度了一下【习惯】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习惯和28天的关系,源于一本心理学书籍《精神控制论》 里面的数据表明,【戒掉一个习惯最短28天】
习惯是一种具象的表现,背后是行为模式的固化,实质是思维意识的运转。就像赌徒要戒赌,有烟瘾的人要戒烟,肥胖的人要减肥,酗酒的人要戒酒一样。他们内心无数次渴望成功,幻想戒掉不良习惯的人生蓝图,多少次触及胜利的边缘,结果往往还是以失败告终。
这些人当中,有的索性放弃,因为人生如戏,今朝有酒今朝醉,干嘛把自己逼到绝境。有的安慰自己,放松一下,选个吉日再上路,偶尔徘徊在路上,偶尔在山下仰望。有的会调整状态,从新出发,他们想过放弃,也有过迷茫,当旧习惯卷土重来他们也有招架不住的恐慌和崩溃,当旧习惯如毒瘾一样发作,心被撕成碎片,散落一地,他们跪着舔完伤口。
但是他们没有屈服,因为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
于是衣服扯下来包扎伤口,新习惯的地标成为随时采撷的良药,征服自己变成了生命之歌的主旋律。走过黑夜,不是黎明,而是黎明前的黑暗。
当繁星隐去,月亮女神say goodbye,朝阳缓缓升起,才发现原来没有翻不了的山,没有迈不过的坎。于是你的身上重新组装了一个新部件,名字也叫习惯,他喜极而泣,拍着你的肩膀说,兄弟不容易,辛苦了,你们俩惺惺相惜,宛如知音。
因为他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