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的理想需要榜样来引领。”《湄公河行动》电影展现的是伟大时代所呼唤的大无畏精神,体现的也正是具有献身意识的榜样信仰。
《湄公河行动》这部电影根据“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湄公河惨案)改编,讲述了一支行动小组为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阴谋,企图揪出运毒案件幕后黑手的故事。影片的故事背景为:在湄公河上的“鬼门关”河段,两艘来自中国的商船遭到袭击。不久,泰方召开发布会,指责中国商船贩卖毒品。虽然发布会宣称船员全部逃亡,但是十三具遭受残忍杀害的中国船员尸体很快被人发现。于是,中国警方派云南省缉毒总队队长高刚带领特别行动小组前往泰国,并与情报员方新武进行暗中调查。在最后,高刚与方新武一行人舍身冒险进入极其危险的毒枭老巢进行了一场异常激烈的斗争。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曾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中写到。在湄公河行动电影中,方新武为了捉拿毒枭糯米,不惜将游艇驶向敌方并自爆与其同归于尽。我在方新武的身上,看到的不仅是豪气爽朗的行动作风,更是一种以国家荣辱为己任的崇高信念。同他一样的还有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张超,作为一名舰载航空飞行员,在战机出现故障的危机关头,他毅然选择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最后不惜壮烈牺牲。他们都是时代的榜样,国家兴衰为己任,出生入死又何妨!他们更是中国的脊梁!
这种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又是从何而来?我想,如果没有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悠悠文明历史,没有中华民族央央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没有中国浩浩五十六个民族凝聚力,是孕育不出连贯五千年的家国情怀。从尧舜时期的大禹治水到晚清时期的林则徐虎门销烟,再到民国时期的鲁迅直笔痛书,直到现在,这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古老大地中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经过历代先贤的努力,变得日久弥新。这种精神还来源于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我们的祖国历经鸦片战争、复辟危机、抗日战争仍能屹立不倒的原因,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我们有足够的自信心来保卫民族尊严。然而,这种民族自信心截然不同于明末清初的盲目自大,前者是源于能力与信念的并存,后者只是心理上的自我慰藉。因此,支撑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种民族自信心既不是过分的自大,也不是全然的自卑,而是一种能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必要保障。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而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通过湄公河行动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在东南亚特别是泰、越、缅、挝地区,仍然存在着不和谐的声音。这些不和谐的声音正是扰乱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在《湄公河行动》这部影片中,因为毒枭们猖狂的霸权主义的存在,让本该有着安定生活的当地居民居无定所,让本该无忧无虑成长的孩子们无依无靠。当罪恶的爪牙伸向孩子们的时候,那将会是可悲的。在影片中,有不少未成年的儿童被带入吸毒的行列,毒枭之首糯米甚至利用毒品控制一群孩子。当我看到一个还是懵懵懂懂的、不到五岁的孩子,手中扛起比自己还大上一倍的机枪,对着正在追击毒贩的方新武,熟练地扣动机枪的那一刻,我想到的是那句“救救孩子!”。孩子们都是无辜的,他们只是不该生活在了一个动乱的地带,孩子们都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他们的未来将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如果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那我想说一个没有未来的民族更是可怕的。虽然现如今没有战乱纷飞年代的风烟四起,但是这场局部地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为惨烈。这场“战争”危害的不仅是国家利益,更是在萌芽时便毁灭了一个国家未来的希望。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肩上担负的是国家富强的使命,背上扛起的是民族复兴的重任。我相信已有不少人深刻体会到了“落后就会挨打”的惨痛教训,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古有范仲淹潜心修学只为先天下而忧,现有潘建伟志存高远研制出首颗量子卫星,尽管时代在变化,但是他们心中的使命感是不变的。生而为国人,理应当自强。我们为了不荒废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为了不让我们的下一代承受不该承受之苦;为了让这只“和平鸽”飞得更高更远,应用实际行动来兑现这份担当。
时代在召唤我们: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