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个东西,最好先让自己配的上它。
是不是很励志?是不是满满一碗鸡汤?没错,但是你需要它。
我们在生活中总能见到或听到这样的例子,小A怎么能够买得起豪车、住得上豪宅、在公司拥有高位、坐拥过亿资产?凭什么?就凭他读书比你多,见识比你广,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你还别不服,这种成功案例还专治各种不服。如果说这个例子有点极端,最近我身边还真的就有一个类似的但是却很普通的例子。我的同事跟我抱怨说,他的高中同学,现在在一个二线城市,结果比他这个在一线城市的人挣的还多。当时我听完心理就呵呵了,我对这种抱怨很是反感。关于挣钱多少这件事,有什么可比的呢?如果你不了解任何他人的付出,就单纯的以数字来衡量,那有多大意义呢?如果你也想要挣那么多钱,就努力去想挣钱的方法啊,抱怨两句钱就会从天上掉下来么?
就像查理芒格所说的,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个东西,就先让自己配的上它。那怎么才能配得上呢?我认为还是有方法可循的。
一、选定目标
首先你要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其实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一个清楚的规划,包括我自己。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没有目标意味着你不知道该为何努力,你没有动力,仿佛觉得做什么都行,但是可能到现在为止,自己什么也没做好,因为你没有一件可以拿得出手的作品来证明自己,可能有时就连跟别人吹牛都没有底气。
目标的意义就在于它为你树立了一面旗帜,设立了一个灯塔,当你迷茫的时候,能给你指引,不至于偏离最初的轨道太远。即使是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有了目标,也会变的有所不同。当你有了目标之后,你就有了方向。当别人再问起你有什么计划,打算干什么时,你的回答不再是还没想好、我不知道、干啥都行这种毫无新意,甚至都算不上是答案的回答,而这种回答给人的印象就是这个人很没想法、没主见,应该也没什么能力吧。如果这发生在面试的时候,这种回答就太糟糕了,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会很差,你会让HR觉得,怎么都行得是有多随意?基本上如果公司不是很缺人,我相信没有人会愿意雇佣这样的员工吧?面对这种情况,肯定要把自己积极的一面展现出来,即使没有也要说有,当然我不是要你去骗人,而是你要意识到有一个目标是多么的重要。
这种目标意识会让你无形当中增加了很多自信心,无论什么时候,你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声音告诉你,什么才是你想要的,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让你能够分得清主次,做事更果敢有效率。
二、确立方法
选定了目标之后,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就要选择一种途径,获得必要知识,同时给自己确立一种原则。
如果你要想成为一个老师,你就要知道当老师需要有哪些条件,自己有哪些是符合的,还有哪些不足,要先给自己一个清晰的认识:我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了解了自己的不足之后,我该如何去弥补这些缺陷。你可以为自己列一个表格各个击破,亦可以直接参与进去,实际去感受,在实践中不断补足。
但无论是那种方法,都要在其中给自己定一个规则。因为这个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不能保证这件事情凭借自己的自觉就能搞定一切。比如,我决定要查理芒格的演讲和书,并且每周给出自己的感受。最开始的时 候,我以为每周完成它不会是个问题,但有时候我们过于高估自己的自制力,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来分散我的注意力。第一周果然不出所料的没有完成。但我是很想把书读完的,最终和小伙伴确立了规则,必须严格执行,若有违反,必须付出点代价。果然,这个方法至今为止还是很有效的。
如果是没有规则的方法,很可能事情会做不下去,或者做着做着就偏了,最后无疾而终。就像很多工厂会为工人配备作业指导书一样,要让他们严格按照规则执行,才能保证产品的统一性。
三、坚持有质量的行动
最后一条是最难的,为什么?可能因为规则我们可以坚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坚持都会有意义。想想我们以往的生活,工作也好,学习也罢,有多少是开始的时候尽头很足,到了后期都会乏力。是不是逐渐就变成了为了满足最初的规则而僵化的执行?就像小时候写语文老师布置的写字练习,为了写的快一点,我们会想尽各种办法,完全脱离了老师最初布置写字的目的,我们只记住了“如果写不完,叫家长”这一强制性的措施。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要为自己的目标赋予重要的意义,当我们在做这件事的时候,能够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为力满足规则,达到既定目标,同时它还带给他人和社会巨大的帮助。这样,我们的心理就不仅仅是当下的任务,而且更是一种义不容辞要好好完成的义务和责任。这么做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不仅保证了我们投入时间的价值,而且能够让我们更认真负责的思考自己的人生。
当我们坚持做到了一定的程度,量变引起了质变,我们终将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那里肯定没有对生活的抱怨,有的是平淡接受生活的一切,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过自己最舒服的人生,因为,这是我们应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