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是中国第三大城市,是国际大都市,虽然已几次路过,但行色匆匆,几乎没有驻足,这次趁给妻看病,我们全家到广州转了一圈,比起深圳,这是一座古老的具有积淀的城市,马路、房子、树都显出了古城的沧桑和文化的积淀,以前没有这种感觉,城市的生气、颓废、沧桑、创造力仅仅是说说而已,但若从深圳到广州,或是从广州到深圳你将会有明显的这种感觉。女儿安排的行程充实而紧凑,一切都很新鲜,下面将几处游时印象较深的地方记了下来。
中山纪念堂
网上介绍: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会堂式建筑,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于1931年建成,是广州近代城市中轴线上的重要节点。广州中山纪念堂坐落在越秀山南麓,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上,总占地6.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占地1.2万平方米(含四周平台),堂高48.63米,南北纵深72.65米,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孙中山纪念堂。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近代广州的地标性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结构有机结合的典范。外观模仿宋代宫殿建筑形制,八角攒尖顶下四出抱厦,蓝色疏璃瓦和红色门窗柱子构成的主色调鲜明夺目;内部采用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形成大跨度的空间,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我们是下午去游的,走到门口就给人厚重而肃穆的感觉,进了门是一片方形的草坪,草坪整理的非常整齐,这种设计视觉效果很好,视野开阔、心情宁静,不由得人整理衣冠,不敢高声喧哗,草坪的两边有很多古树,树冠硕大,漫步的游人在古树之下显得渺小,我们慢慢的穿过古树广场,到了纪念堂门前的广场上,广场的前面是孙中山先生的铜像,飘逸而庄严,铜像的底座上写着孙先生的《建国大纲》;纪念堂是一座老式建筑,由于正在维修,全貌看的不太清楚,门票已网上订购,进了纪念堂,正中是大厅,大厅的四周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及丰功伟绩,二楼也以图片形式介绍了纪念堂设计和建造的历程,我特意跑到大厅里看了看没有柱子的会堂式建筑,的确气势恢宏,富丽堂皇,不得不赞叹设计师的聪明和智慧。图片介绍有三层,我们逐一进行了观看,仿佛又到了那个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年代,孙先生的三民主义、建国纲领、平等博爱思想如平地春雷,唤醒了积贫积弱的华夏子孙,一代伟人、功勋卓著,在那样的条件下成就如此伟业,我辈不得不深深的叹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