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庭院远望,松树远近高低不同,大家都在选着有缘的那株或是那几株,或许是任务,或许是文化,分清大小王听话照做就是,我看着远处找自己心怡的那颗,其实心里选了两颗,但是下不了决心更喜欢那一颗,老师问我,我说没选好呢,我看到了哪个观音像,没有发现还有个童子,我又看到右边的松树,像是一个娃娃仰望妈妈,渴望妈妈的怀抱,我心里惦着这幅图画,感觉更复合我的心境,我想到了我的孩子,可能是想孩子的缘故,更可能是我心里只想着做一个好妈妈,照顾好我的孩子,所以心与物相链接了。心中默认了这两颗松,不同的两幅画面,不能取舍,选松前就说好每人附上一首诗。到了寺院,老师和我对接让我选观音像,他选童子,分别做了两首诗,帮我完成任务。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感觉自己犹豫不定的性格需要有人给我个定心丸,多年来自己是如何面对选择的,好像都是顺其自然完成的,满意不满意的都能接受,这性格自己不喜欢可也成了定式,这次有人给我做了决定,我就可以不用纠结了,那就定这个观音与童子吧,路上我要试着写一首,就有了后面的“童子拜观音,殷殷虔诚心,厚土施爱众,佛渡有缘人”,(殷殷是老师修改过的词),后来就被王老师写成了书法作品,留在了庄园里。
路上王娜问胡老师,让胡老师说说她的缺点,以便自己改正和提升自己,王娜是虔诚的,老师给出的答案是放大优点就看不到缺点了,用数字做了分析,其实我也问过同样的问题,不只一次不只问过一个人,自己认为是缺点的没有得以改正也会形成困惑。
不同时间不同心境不同事件不同结果
遇强则强 遇弱则弱
遇强则弱 遇弱则强
这个度需要一生的时间来修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