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我的前半生》播到十来集,子君离婚了,剪短了头发,在闺密唐晶及其男友贺涵的鼓励下,积攒勇气开始从头来过。
豆瓣上的评分从8.4降到了7.5,但相对国产现代剧而言,这已经是挺高的分数了。虽然撕逼的路数槽点满满,但演员的演技在线,除去女主花花绿绿的穿着打扮,整部剧制作还是很精良的。
这部标注亦舒原著的电视剧没有违背亦舒的初衷,但放弃了亦舒的姿态,让原著迷们吐槽不止,可能是评分下降的原因吧。
故事的结构是一样的,女主自结婚起就不再工作,当了几年的养尊处优的全职太太后,丈夫爱上了别人要离婚,女主重新独立,自我成长,最后收获事业和幸福。
所不同的是,成长的过程是不一样的,电视剧更狗血,更玛丽苏。
在师太笔下,女主子君的生活是这样的:
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从不要涓生担心,他只需要拿家用回来,要什么有什么,买房子装修他从来没有操心过,都由我来奔波,到外地旅行,飞机票行李一应由我负责,孩子找名校,他父母生日摆寿宴,也都由我策划。
对待丈夫上"夫妻一向讲的是互相信任"。
虽然家里有保姆和菲佣,但这些事并不是她们可以代劳的,所以小说中子君是把家庭主妇当成职业来做的,尽职尽责。
她是良家妇女,自问掷地有金石之声。但女儿评价她没有女人味道,"不会撒娇"。
她忽略了一件事,就像一个能干的员工把手里的工作做的很好,但忽略了关注老板的内心世界,所以她才变成最后一个知道老公有外遇的人。
电视剧中,马司令演的子君是把家庭当成战场,为了守住陈太太的身份进行厮杀。"家就是我的角斗场,要不胜者为王,要不血溅当场。"
接送孩子和家事有保姆,她的日常生活就是逛街、购物、美容,还有看紧老公,用她剧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我现在需要斗争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日渐松弛的皮肤,二是老公身边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所以从一开始,编剧和亦舒遵循的就是两种截然不同价值观。同样是不上班的家庭主妇,同样是家有保姆的中产阶级家庭,同样是有孩子的主妇妈妈,她们生活的重心是不一样的。
一个对家庭尽心尽责,以家庭事务为主业,对丈夫信任有加(事实证明放养过度了),另一个与其说是守卫家庭的完整,不如说是守护太太的名头,所以对丈夫没有信任,满是猜疑。
这是两种不同价值观体系下的婚恋观,婚姻对他们的意义不一样。港女的精神是自我奋斗,纵观TVB剧,不像大陆剧那样,处处讨论要嫁个好老公,宣扬嫁人如第二次投胎。
内地女性推崇的是"我负责貌美如花,你负责赚钱养家",所以嫁人是潮流,防小三、打退小三是一部分家庭主妇的生活重心。
所以同样是不自立的家庭主妇,她们有着不同的世界观。由此开来,一个女性失婚之后的路也必将不一样。
亦舒笔下的港女永远是"最紧要的是姿势好看",所以女性要自立,要沉稳,不委曲求全。遭遇失婚,会悲痛莫名,会心如刀割,但会自我反醒,会去看透生活的实质与丈夫爱已不再的面目,然后毅然点头签字离婚。
之后会努力去工作去自我奋斗,养活自己,收获真爱和幸福,也许前夫会回头重新认识她,赞美她。但不会翻回来再纠缠不清,这个世界好男人很多,每个女人都可能会再次遇到相爱的人,过上和以前不一样的幸福生活。
但是国产剧中,女性是笨的,是不知所措的,是要慌慌张张的,是要将家砸一地的。
再然后女性是要逆袭的,没工作的要变成职场白骨精,穿着职业装,踩着高跟鞋,气场七丈高,并且最重要的是找个比前夫更高帅富的男友。
虽然没演完,但从剧情介绍和国产狗血剧的套路可以看出,前面是离婚的闹剧,后面是女主吊打前夫和小三的戏码,为增加高潮,还需要增加抢闺密男友的戏份。
所以结局不难猜测,剧中的子君在万年好闺密唐晶的帮助下,走入职场,虐前夫和小三,那个之前百般瞧不起自己的闺密男友贺涵也爱上了自己。
这是国产剧的套路,一定要实现走着瞧的目标,一定要过得比之前更好,而这个更好要通过完胜前夫和嫁个更好的丈夫来表现。
电视剧需要通过狗血的剧情来表现高潮,以此吸引关注,所以撕逼才符合潮流。
和小说相比哪个好看?就像汉堡和麻辣火锅没有任何可比性。但是作为女性还是看看小说吧,撕逼的戏码看多了容易入戏,那就不好了。
生活不是电视剧,谁也不会同时遭遇剧中的衰与幸。生活里有可选择也有无奈,你无法复制别人的成功,但你要找到生活的意义。
小说适合阅读,电视剧适合观看。不要纠结于是否忠于亦舒的原著了。面对电视剧,你可以尽情吐槽,也可以分析其中的赞与衰,可以对照它来审视自己的生活,但不要把它当生活的写照。
不工作不是被出轨的元凶,不独立不成长才是。
不是逆袭才是人生的成功,找到自我才是。
电视剧中老公陈俊生说:
“你觉得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说的不是家里边干净、孩子成绩优秀、你光鲜亮丽、我事业有成,不是这个,你活着,你想要做什么呢?”
这句话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