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我们所在的教室应该是怎样的,才能让我们的教学效率最高?我们总是用一定的口令或者手势进行教学辅助,有时甚至一直采用同一种形式,久而久之,孩子们对这些口令和手势会有疲惫感,常常会出现动嘴不动手,没有具体的行为配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即便我们采用班级优化大师和教师各种奖励的辅助,孩子们似乎积极回答问题的人数越来越少,渐渐地教学形式从互动型被迫转变为单向输入型。在我们起初的课堂中要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在解决问题时切实可行的开端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探讨一个问题,一起度过愉快的探秘时光。我们追求的不应该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这样的教室中,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
2022-09-0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