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老师 何亚珂 郑州 坚持原创分享第800天 2019.05.16 星期四】
千江有水千江月
读于永正老师的《我怎样教语文》,最大的收获便是:语文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这句出自张田若先生的话在于老的书中反复出现了至少五次。
大道至简,简单是最高形式的复杂。昨天上午三四节课,如约和小伙伴们一起观看王崧舟老师的《望月》一课,至此,依然被王崧舟老师的精彩课堂激荡着,心生澎湃。精彩在哪里?一个字——读。
观察江中月。第二自然段的内容,用了二十分钟的时间细细品读,掐指粗算,指名读、齐读、领读,至少进行了10次朗读。层层递进,用深深的情把师生带入那情那境中,仿佛就在甲板上,与赵丽宏、小外甥同赏那一轮明月,好美,好美!我以为江中月的解读就此结束,王崧舟老师接着聚焦了“江”,请同学们圈出带“江”字的词语,哦,“长江里、江面、江水中、江两岸、江天交界处”,读,再读,体会江和月是怎么交融在一起的。再读,它照亮的仅仅是一条江吗?哦,千万条江,如果你就是一条江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哦,这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
回忆诗中月。读,画出带“月”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王老师请孩子们找出诗中作者动作的词,“呼月”的好奇,“问月”的孤独,“疑月”的思乡,渐次呈现,仿佛走进了每个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是天上的一轮明月,可是每个人处境和心境不同,所以感受也不同。哦,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
听王崧舟老师的课,这颗心会越来越恬淡,逐渐找到课堂教学那份本真、宁静、幽远与诗意。带着这样的感觉和作者赵丽宏一起想象心中月。“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的想象道破天机,也让人感受到想象的魅力。有人问赵丽宏,《望月》这篇散文中有过去,有现在,还有未来,有散文,有诗歌,还有童话,写得这么精彩,是怎么做到的。赵丽宏老师说:“这些我在写的时候都没有想过。不过,我觉得这样解读也不错!其实,每一篇文章,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解读。”是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人同看一轮明月,也会有一千种不同的视角和感受。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贾平凹的《月迹》,斯妤的《小窗日记》,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望月,写月,感受月。于是,王老师请孩子们也拿起手中的笔,写写此时此刻你的心中月。哦,真是千江有水千江月啊!
学习中才能成长,对比中才有进步,每周用100分钟时间听一次王崧舟课,或教学思想,或经典课堂,每次都会有满满的收获,其实也是心灵的一次次冲击。丽芳说:“只有备课者对文本和文字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才能想到更多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让学生同样感受得到。语文是欣赏的过程, 不是急于赶路的过程。”丹娜说:“学语文不能急,慢慢欣赏,要重过程。”倩倩说:“一个语文老师,首先自己得有很深厚的积淀,佩服王崧舟老师背后所下的功夫。”亚珂觉得,语文老师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唯有老师满满含情,才能和学生一起入情入境。
还有,只有厚重的积累,才能有轻巧的呈现,继续在读与写的深耕厚植中栽培自己;历经沧桑的磨砺,才能有浮云的平凡,继续在一次次在备课讲课中,觉察自己,发现自己,提升自己。也许,如此,才可真正领悟“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外延和内涵。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嘿,王崧舟老师,2019,笃定地,读定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