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家开始读《认知觉醒》这本书,第一是前段时间翻阅后感觉还不错,有些地方自己蛮感兴趣;二是这几天身体不适,闲在家里心始终慌乱不堪,需要灵魂得到安放;第三也是必须要改变自己成天想入非非却总是缺乏行动力的懒散行为。索性就借这本书来作为开启自己自我改变的内动力吧!
拿起书,从作者自序开始读,便发现舍不得放下。理由竟然是里面说得每一句话似乎都对标我当前或过去的心理、行为。如果说这个老师厉害,我想莫过于我只是大千世界所有普通劳动者固有思维方式的代表人物之一吧!那就是每天都在太多的想法想实现,但每天都会有无数个理由告诉自己,今天即使不做,明天也还是可以做的;今天太忙了,改天再来把这件事做好等。看起来自己对工作非常努力且负责,但事实上,业余时间自己到底做了多少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呢?
整天让自己陷入在繁杂的工作中算不算有意义呢?整天忙得东倒西歪却一件该干好的事情都未干好有意义吗?每天觉得大脑没有空闲却并没有吸引真正有价值的技能或主动创造相关成就,那么可不可以说这也算是对自己大脑的不负责任或过度消费呢?
答案是肯定的。当我边读边忍不住记下自己的诸多思考时,我发现:竟有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但是,现在对我来说,真正让这本书的价值驱动我做出改变,实现愿望觉醒和方法觉醒,才是阅读的最大价值。
首先用一句话勉励自己:如果今天你放弃了成长,可能五年、十年之后你还是老样子,而且一定会是老样子;但只要你去改变,就有可能收获全新的自己。人生没有什么定数,不折腾,时间同样会过去,去做总比不做好,开始总比放弃强。只有心中还有希望,什么 时候都是开始的最好时机。
其次就是想清楚:自己需要刻意提升的是什么 。主动看书,让脑子变清晰;主动运动,让身材变健康;主动思考,让工作更聚焦。是的,当下,最应该做的就是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未来该向什么方向去努力。确定目标后,就要打开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有耐心地持续坚持去做。
第一,开启运动,改变身材,提升气质。每天锻炼四十分钟,走路或是做其他运动都可以,但必须要让自己流一身汗。
第二,开启阅读,改变心智,开启智慧。每天阅读与新课标、课堂改革相关的书籍40分钟,从中找到可以借鉴或是应用的地方,结合自己当下的实践进行反思,优化,改进。
第三,摆脱精神内耗,消除焦虑。消除精神内耗,少想无关事情,摆正心态,修炼格局,拿得起放得下,多做有意义的,能让自己沉下心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