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国外的高中都抱着同样一个看法——他们认为国外的教育模式更在乎创造力的培养,难度低学习轻松,毫无升学压力。所以,抱着这样想法的学生们,总是羡慕着国外的学生。
在这些学生看来,国外的高中生活应该和《歌舞青春》中的差不多——每个人都充满着活力,快乐地追逐梦想。
所以,接下来少女本着装逼答疑解惑的目的,估计要打破国外高中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光环了。
《历史系男生》是由尼古拉斯·希特纳执导的,由多米尼克·库珀、詹姆斯·科登、萨缪尔·巴涅特、杰克·柏格莱基等明星出演的喜剧电影。影片讲述的是一群即将升入大学的高校男生为了考取牛津和他们的老师们之间发生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相信那些觉得国外高中轻松的孩子们会自动闭嘴了,因为影片中的高中生们也和我们的学生一样,顶着升学的压力。影片中校长为了提高升学水平,特意聘请了年青的艾文,艾文对于学生的成绩十分看重,所教授的都是十分实用的重点和策略。这与原先学生们的老师赫科特的注重创新,不在乎成绩的教学方法背道而驰。两个老师之间开始产生对立,在两个老师的完全不同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反而变得更加活跃,最后全都考上了牛津。
在这个充满戏剧化的结局下,少女并不知道究竟赫科特和艾文两位老师谁的教学方法更胜一筹。少女只知道,就像艾文所说的,电影中的学校随着赫科特的离开已经不会再有那种充满创造性的氛围,我们现实中的学校对于学生们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展现个性化的地方。
在模拟测试中,所有老师对于很擅长体育的拉奇的畅所欲言感到十分忧虑,他们要求拉奇说“考官可能爱听”的话而不是拉奇“自己想说”的话,这一点让拉奇感到十分愤怒,当他愤然从椅子上站起离开,但老师们并不会觉得自己有任何过错。不知怎的,少女在看这一幕时想起了《死亡诗社》中学生们表明态度的那一幕——学生们一个又一个站在课桌上,呼喊着“船长”。这时候的这两部电影出其的相似。《死亡诗社》可能更多的是教育我们不受历史传统的束缚——“及时行乐”。而《历史系男生》则是真真正正地从历史角度去给我们剖析、学习——教育无非就是接受传承,接受它、感受它、传递它,这才是我们学习的主要目的。
这些学生们的成功,既离不开赫科特开拓思维的学习方法,也离不开艾文的以考试为主的教学方式。事实上,我们的很多学生都像片中的男孩子们一样希望只要学习关于考试的科目画个重点就好。如今,对于学习的功利性不仅仅是在高中,而是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至少我们学过的东西不要去遗忘,不要让我们最知识渊博的时期只是准备高考的时候。
不仅是《历史系男生》就像是之前提到过的《死亡诗社》中的高中对学生们的要求和约束都十分的高,有些电影甚至对学院的管束进行过抨击,国外高校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悠闲,只能说——学习注定是一条苦逼的道路,没有什么轻松可讲。
好好学习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