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四九第八天 腊月二十七 寒假第四天
今天不冷,蓝天白云下帽子围巾有点戴不住的感觉。
完成了第一篇遛娃记录,办好期待已久的海洋护照,以后海洋馆就是咱家的啦~耶!
今天看了第十二章特殊家庭、第十三章你的家庭图和十四章蚯蚓罐头活动P155-P200。
书摘:
有很多孩子并不是由亲生父母带大的。
之前说的都是双亲健在的家庭因为低自尊、沟通不畅造成的各种问题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那些因家庭变故不是由双亲带大的孩子面临的压力则要更大,第12章特殊家庭,对这种家庭进行了详细划分,并梳理出注意事项和应对措施。
再一次被萨奶奶的细致感动着。
书摘:
单亲家庭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对男人或女人的完整画面的呈现。对于留下来的父母而言,很容易传递给孩子离开的那方的负面信息,特别是如果那个人的离开是造成离婚、遗弃或是痛苦的原因。
最亲密的人背弃当初的誓言选择离开,另一方在情感上难以接受,否定相关经历的同时否定对方。这真真是人之常情,再正常不过的情感。你打了我左脸,难道我还送上右脸吗?此时,理智能否战胜情感,或者能否客观评价对方,成了检验个人修养,正确育儿观的试金石。
曾经教过一个学生,阳光、开朗、品学兼优,但总会觉得那儿有些不对劲,又说不上是哪里不对。隐约耳闻离异家庭,父母你送,我接,也经常能在姥姥、奶奶口中听到对方,所有人都闭口不谈此事,更让人感觉神秘。想想孩子偶尔闪躲的眼神,过度的懂事,又觉得家有变故在意料之中。父母离异,各自有了新生活,孩子周末找妈妈,平时住爸爸家,奶奶、姥姥帮助接送。
一次外出录影,听到陌生人一句“小姑娘头发真漂亮,谁给梳的呀?”的询问,刚还和小伙伴有说有笑的她笑容凝固在脸上,尴尬的没有了然后。之后是相当长时间的沉默。
“你不想让外人知道头发是阿姨给梳的,是吗?”
......
“其实阿姨很关心你,但你还是不愿意别人知道你比别的小朋友多一个爱你的阿姨,对吗?”
“对”
貌似平稳的夫妻离异对孩子内心造成的压力都如此之大,且多年仍难以缓解,更何况分手时鸡飞狗跳呢!
如果可以,请继续相爱。
书摘:
单亲家庭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缺乏以父母为榜样的异性交往经验,所以他们的成长缺失了关于异性之间应该是怎样的范本。
没有范本也就无从学习,无从学习也就不会相处。这可能是最可怕的。
书摘:
对于准备组成混合家庭的人们,建议是他们需要时时记住每个人之前都有过一段生活,并且现在所进行的许多事都有过去的参照点。如果一个人听到了一些事情不能理解,那么坦诚地问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继父(继母)不是通过问,而是通过想来处理这个问题。......一个人的这种想法经常可以直接解释为自尊低。
不猜心,不猜心,不猜心!
恋爱中的人,两张白纸都不猜心,这混合家庭就更不要猜了。道理之前讲过了,你看到的,和形成在你脑中的观点不尽相同。
书摘:
每次当孩子被要求去忽视或是谴责任何一方的亲生父母时,这个孩子都在经历发展出低自尊的危险。如果你觉得自己拥有一个坏的血统,又怎么能说得出“我是一个好人”?
没有一个人在感到自己是来自恶魔或坏人时,还能有较高的自我价值感。
真可怕!
这是多少离异家庭在上演的场景,在孩子面前历数对方的种种不是。或者自离异起,对方成了家庭禁忌,再也不允许任何人提起。
看到萨奶奶的这句话,能觉醒吗?
书摘:
在你自己的意识中给你的及子女的其他家长留出空间。......提供足够的机会去让孩子知道你并不是要取代那个人的位置。......你可以给孩子作为一个人所拥有的身份,留出空间让信赖和爱去生长。
亲妈就是亲妈,没有人能取代。
做好自己就好了。
书摘:
你的家庭和你本人对自己的角色的期望和定义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大家不一起坐下来分享一下你本人,你的伴侣以及子女对各自角色的看法呢?我想你会得到一些惊喜。
坐在一起?分享?
这于我和我的家庭是从未有过的。自大的想,这于多数传统中国家庭也是不多见的,可能对米国人也不是每个家庭都在做的,所以萨奶奶才要特别提出来。这让我想到《正面管教》中的家庭会议。沟通,是欠缺,又是达成良好效果的必备途径。
让我们试试,坐在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