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使语文教学柳暗花明。实验伊始,一本教材配备六本主题学习丛书,市教研室的老师给实验教师开会说,必须保证在课堂上把这些书读完。我们开始摸索着前行。这确实是新鲜事物,数学英语老师都用怀疑的口气说:你们上阅读就光看书?老师啥事没有?一些实验老师也耐不住寂寞,抢学生的阅读课讲这讲那。我就凭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个信条坚持着,摸索着单元集结教学。
一、语文教学必须加大阅读量
我曾听学生家长说“什么时候孩子的学习像看电视剧那样投入,像去超市买零食那样兴奋,学习成绩就好了。”我对他们说“我教的学生读主题学习丛书时,就像看电视剧那样投入,像去超市买零食那样兴奋”。该上阅读课了,同学们早早地等在阅览室外,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那积极性绝不亚于上音体美课。被老师们公认为不学习的高世博同学,简直变了一个人,读起书来聚精会神;多动症的张扬也被神奇地控制了;校园小老大王赫名一脸的凝重,放荡不羁的野性荡然无存,平静地像一泓水。作为老师只有静悄悄的,舍不得打断他们。
也许有老师会有这样的疑惑:学生的阅读课,老师的点拨不能没有,否则学生只看故事情节,学不到知识。老师的点拨很重要吗?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冰心小时候半懂不懂的读《三国演义》;于漪无端的把焦山一带当做梁山泊背景。这些对于他们以后各自的发展都很重要,即使他们没有及时得到老师明明白白的点拨。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过“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它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能比故意强迫阅读或者故意淡漠阅读都更能体现人生的价值。”
据专家研究: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能力。一个人拥有的词汇量和他的智商成正比。张志公也说过:“以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只看书,倒是满足了兴趣爱好,考试关怎过?再说学生的能力也太单一了!于是,学生哪些方面有欠缺,再补教哪些方面。
二、正确引导学生预习
只有不带任何任务的阅读,才是个性化阅读,否则是带着镣铐跳舞。个性化阅读之后,用知识树的形式理清每单元的知识结构,就一单元的文章,分工合作,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具体做法是:在学习小说、童话、故事、寓言等有角色的文章时可以分别提出下列三个问题:1本文有几个角色(有谁);2每个角色主要做了什么事(做什么);3每件事是怎么做的(怎么做)。在学习没有角色的文章(如景物描写一类的文章)时分别提出下列三个问题:1本文分为几个部分(几部分)?2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事物(什么事物)?3每件事物是怎样描写的(如何描写)?概括能力是中考、高考中必考的一项,且失分较多。
三、加强字词教学,识字练字一举两得
到了初中,字词教学往往被忽视,不少老师认为:有小学六年的基础,学生应该有了相当的识字能力了,汉语拼音更应该没问题吧?偏旁部首应该是没问题吧?识字由学生自主学习自行解决就行。果真这样吗?下面我们来算一笔账。
参看近三年平顶山市中考语文试题,2009、2008、2007连续三年的中考题的第1、2、3小题都是考查字词的音、形、义的,三个小题合计6分。2009年的作文评分标准中每错3个字扣1分,最多扣3分的规定。能有多少学生得全分呢?有人做过实验,由一位写字好的同学把一个写字较差的试卷抄一遍,答案完全一样,与其他试卷装订在一起,最终二者得分相差10多分,那九门功课能相差多少?可想而知。我不清楚城里的孩子是什么情况,我们那里的农村孩子,就朗读能力、普通话而言,高中生不如初中生,初中生不如小学生。这应该不是咱们语文教学的初衷。字词教学确实不可小视,课本是学生学习字词的基地,忽略了字词教学的语文教学是空中楼阁。我继承了小学低年级学习字词的方法,统一在课文中勾画生字词,拼一拼,读一读,写一写,以求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字词。不同的是小学生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的,我们是通过小组内学生合作完成的。学生用我们开发了自己的字帖(字帖与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内容相一致),学生反复临摹,达到练字、识字的有机统一。余映潮说:初中三年都没对学生的书写有所规范,那就太对不住学生了。由此可见,练字的重要性。
四、整合教材,敢于大胆进行取舍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对于自读课文学生能通过自读完成的就让他自读完成,能通过小组互助完成的就让他们互助完成,重点篇目也是如此,对于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老师再进行点拨,切不可面面俱到,唯恐有一点落漏。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心力交瘁,学生身心疲惫。老师勤勤恳恳地备课,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下子塞进学生的脑子里,但学生并不买老师的帐。其实,当知识点多到一定程度时,大脑会处于“屏蔽状态”,什么也没听见,什么也没记住。所以对文章的每个知识点都掘地三尺,讲得火花四溅,反而容易使学生产生“职业倦怠”,不如少而精。突出一两点就行,这一两点可能是字词运用,比如《背影》中的“蹒跚”、“穿”、“爬”、“攀”、“缩”;可能是修辞手法,如《春》中的反复、对偶、引用等;可能是表现手法,如《老山界》中以动写静“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象春蚕在咀嚼桑叶,象野马在平原上奔驰,象山泉在呜咽,象波涛在澎湃。”我们看于漪老师、窦桂梅老师地课堂,她们并不追求知识的面面俱到,她们追求的是知识掌握的过程与方法,而不是点的叠加。做到活用教材,有时跨单元或跨课本加以整合。比如,赏析“山间的曲径幽路全被青苔染绿,茸茸得,毛毛的,蒙蒙的”《阿里山纪行》)时,联系“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把这两个运用定语后置突出强调事物特征的句子集结在一起学习,掌握起来较容易。再如泰格特的《窗》一文,只学习它欧亨利式的结尾,并与《丰碑》、《麦琪的礼物》整合,进行主题阅读。
关于情感熏陶、思想启迪,这是文学作品的隐性功能,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就完成了,不用单挑出来在课堂上讲析,读到作品感人处不自觉的流泪;枯燥地作品易中天讲解也不能使人动情。读《论雷峰塔的倒掉》不用老师讲,学生也能感受到结尾的“活该!”骂得痛快。语文是母语,很多东西在课堂以外,学生已经习得。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要尊重语文的母语地位,不能用教外语的方法教语文,也不能用教数理化的方法教语文。
五、朗读展示,给学生搭建舞台
每学期搞几次朗诵课,朗诵课材料以课本内容为主。请学生到讲台上面对大家深情朗读,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课,人人参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给学生提供机会练习,给学生搭建舞台展示。每个学生都是好样的,哪怕有不理想的尝试,他们也不甘心服输,会再接再厉。因为氛围的影响力是无形的,更是巨大的。
我们刚刚上过《黄河颂》的诵读课,在一节课中,有的学生自主上台三四回,一回比一回精彩。连刘捷同学,一个先天唇裂,做过修补手术后,依旧吐字不清的孩子,都踊跃上台,神态大方,感情充沛,他赢得了本节课唯一的一次掌声。我在教后反思中这样写:
掌声送给刘捷——你自信,你勇敢!
掌声送给同学们——你们的爱心能治愈身心伤残!
掌声送给老师自己——幸亏老师设计这堂诵读课,幸亏是谁愿上台谁上台,老师甩手不管!
六、模块训练,步步为营
写作按模块集结的方式训练,把写作要求分成描写细致、中心突出、手法巧妙等若干模块,把描写模块训练到一定的程度,再转入下一个模块的训练。比如初一刚开学时的几周,我看学生的日记和作文,只是看是否有细致入微的描写,而中心突出、手法巧妙、层次分明等都不作要求,甚至连病句和错别字也被忽略。学生毕竟是孩子,处于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就是大作家的文章,用多个标准衡量,还有不足之处。田玉老师说:成功是成功之父,意在多肯定学生的作文。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坚定写作的信心,这样也加快了老师批阅作文的速度。我看了教育家李镇西的一个课堂实录,在一堂作文评改课上,全班37个学生,有21个学生上台读自己的好作文或好片段或者好句子。这使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句话,语文老师应该使用放大镜寻找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现在,我把初一上学期的优秀作文、日记编辑成册,并拟命为《小荷初露》印发给学生。这个册子的激励作用还真不小,它既能鼓励写作好的,又能激励写作差的。这学期,每次批完日记作文,都有学生关心谁的被选中了,一旦被选中,则兴奋不已。
七、学生的成绩不是考出来的
单元检测、周测、月考我几乎不做。我曾在一本语文教学杂志上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中学生拿份语文试卷请作家周国平解答一道阅读题,此题就选用了周国平的一篇文章,他看过之后感叹说:“怎么会这样?”江苏南通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学勇的《吴组湘先生小记》入选北京语文出版社所编《语文读本》七年级下册。该篇阅读提示第一条:从这篇小记可以看出吴先生的什么精神,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陈教授说连他自己都不很明白所谓的吴先生精神;至于感情,写作时确是有的,但是朦朦胧胧,也说不大清楚。事实上有许多问题及答案的设计都不是作者写作的初衷。由此看来,阅读题的问题与答案只代表出题者本人的意见,既代表不了作者,也代表不了学生。再说考试能考出学生读得是否抑扬顿挫吗?能考得出学生登台演讲时的神采飞扬吗?而这些都是语言学科重点培养的能力,让学生考语文,还不如让学生看小说更实惠、影响更深远。
在领导、专家、教授的指导和关怀下,我的教学思路不断开阔,教学方法不断创新,逐步形成了语文主题集结教学模式。用集结式教学六、七节课时就能进行完一个单元,从而省出大量的时间,供学生阅读、写作、朗诵、写字等,真正实现了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写作中学会写作。既完成了主题学习的读书要求,又顾及了课本的学习;既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能通过考试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