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有相同的物象;表达思念之情。
异:
1.相同物象的不同使用:“下帘”。谢诗的下帘是在夕阳西下的黄昏时段,李诗的“下帘”是在夜深人静的夜半时段。从“夜久”一词我们能够看出李诗中的女子等待的时间更长、感受到的凉意更重,我们也更能感受到李诗中的女子那更加执着、深沉的情感,那种等不到心中人的不甘的感觉也更加明显。
2.不同物象的赏析。谢诗中的“流萤”的聚集暗示了女子住所的荒凉;李诗中“玉阶”的“玉”和后面的“月”一样,“玉”温婉、透明、纯净,暗示了女子的情感。
3.时间不同。从谢诗中的“流萤飞复息”我们可以看出谢诗所描写的是夏末时分;从李诗中的“秋月”我们知道李诗描绘的是秋季。
4.情感表达略有不同。描绘的时间不同也会影响情感表达的不同。谢诗描绘的是夏末时分,而春夏是四季的前两季,是万物复苏、生长的时节,象征着一个女子最美好的年华;夏末转秋,植物开始凋零,女子也逐渐老去,青春不在。但是女子仍然执着地“长夜缝罗衣”,想要有一件美丽的衣服,希望能靠色相继续吸引君王,得到君王的宠爱和保护。李诗描绘的是霜寒露重的秋夜,以夜之深、等待时间之久突显女子对君王的爱意之深。
5.人格不同。谢诗中的女子希望能靠色相继续吸引君王,得到君王的宠爱和保护,体现女子对君王的依附性之重,缺乏独立的人格;李诗中的女子在等不到君王的时候“玲珑望秋月”,“月”在李诗中常常象征着一个人的品格,表达一个人的品格像月亮一般皎洁无暇、温婉纯净,这个女子的“望月”表达了虽然女子没有等到她想见到的君王,但是她对君王的爱意依然像月亮一样纯粹。她惆怅但不焦虑,她的爱只是因为爱,不参杂其他的东西,体现她人格的独立。她“望月”,也想让“月亮”望她,也有一种君王不见她,就让月亮来欣赏她的意味。
6.时代背景不同。谢朓是南北朝时期的南齐诗人,时局不稳,战争的时常进行容易给人一种朝不保夕的感觉;政治的不够清明让诗人觉得光有才华还不够,还需要得到君王的宠爱才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谢诗中的女子对君王过分依附。李白是唐朝的诗人,他见证着盛唐经济的繁荣、政治的清明、文化的交流、外交的开放,对他而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他是自信的、独立的。所以李诗中女子也是那么纯粹、独立。
7.诗句感觉不同。谢诗中的几句诗所描绘的意象都很经典,诗人的笔力也很强健,但与李诗相比,诗人的几个意象、几句诗之间缺乏一种连缀感。李诗的诗更有整体性,有种浑然一体的感觉。这也是唐诗的特色。
8.抒情方式不同。谢诗直接抒情;李诗间接抒情,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