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能积极主动地做事,有内驱力,父母都想捧起来多亲几口。
上一篇《总在盯着分数,别漏了培养这个特质,孩子未来职场的关键力》说到,让孩子积极主动做事太重要了。
说到调动积极性,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方法是什么?
是不是做好了有奖,有错了就惩罚?
比如你是妈妈,每当孩子说对一个英语单词,你就奖励他钱;
你是老板,想要让员工上班不迟到,进行打卡制度,迟到了就罚钱。
奖罚分明,是传统上调动一个人积极性的方法,所谓“萝卜加大棒”。
可是,这种手段是不是任何时候都有效,都没有问题呢?
01
想象一下,但凡做不好就要挨别人一下鞭子+一顿臭骂,以后你每当做这件事,眼前自然浮现就是这么不美好的画面,充满恐惧。
从此,这件事只会让你想逃避,如果没有人管的时候,你想跑多远就有多远。
所以,严厉的惩罚不一定能真正调动积极主动性,这个你应该没有异议。
但,奖赏也会伤人,你可能想不到。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就是学术史上第一个质疑奖励的人。
直觉上,我们都认为,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现金放下去,立刻能激发人们动起来。但站在较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奖励的效果值得商榷。
在《驱动力:在奖励与惩罚已全然失效的当下,如何焕发人的热情》这本书里,有一个经典的实验:
研究者找了三组孩子,让他们在房间里自由涂鸦。
在第一组孩子开始画画前,研究者就告诉他们,完成一次画画任务会发奖励。这是有期待奖励组。
对于第二组的孩子,研究者只是问他们愿不愿意画,事后也会给他们奖励,但不会提前告知。这是不期待奖励组。
而对于第三组小孩子,不论他们有没有画画,研究者一点奖励都不给他们。这是没有奖励组。
实验进行了两周,随后研究者发现:不期待奖励组和没有奖励组的孩子,依然画得很开心。
但每次总被告诉会有奖励的那一组孩子,愿意花在画画任务上的时间明显少了。
02
感觉奖励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可是为什么总是被告知“完成了就有赏”的那一组,时间长了反而主动性下降?
这个现象在大人身上也有,比如,一份兴趣变成了一份职业,与金钱奖励挂钩时,感觉就变得非常微妙。
美国心理学家,罗切斯特大学心理学荣誉教授,社会学界著名学者爱德华.德西(Deci Edward L.)在这方面做了细致的研究。
1969年,当爱德华.德西还是一名心理学博士生时,就开始好奇:
孩子小时候往往有很强烈的好奇心,主动探索周围的一切,可是为什么上学后,反而在求知学习这件事上动力不够?
当时主流思想受行为主义主导,认为人的行为是被动的,要么为了追求奖励,要么为了逃避惩罚。
缺少动力是因为奖励不够,所以要加大对孩子的奖励。
但德西在细致的观察后提出新观点,不应该问“我们要如何激励他们”,而应该问“如何做才能让他们能激励自己”。
他比前面说到的质疑奖励的罗伯特.怀特再进一步,第一个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了“奖赏会有副作用”。
这个研究在当时引起了很多争议。
幸运的是,他在1977年遇到了后来的合作者——最好的朋友、罗彻斯特大学的心理教授理查德·瑞安(Ryan Richard M.)。
瑞安具有哲学和精神分析的,与德西在数学和实验心理学的背景形成完美互补,两人合作研究,让德西的结论站稳了脚跟。
03
“萝卜加大棒”的方法,在少数场景下有效,在长期效果上有限,该怎么办呢?
德西他们认为,人类有“发现新奇事物、进行挑战、拓展并施展才能以及探索和学习的内在倾向”。
也就是说,人的行为不像马戏团里的普通动物、实验室里的小白鼠那样,通过奖惩就能简单地长久地强化行为。
我们拥有更独特的情感,能不靠外界奖赏,全身心投入一件事情当中。
而这种动力就蕴含在他和理查德·瑞安共同提出的动机理论——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当中。
这种动力是什么?请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 End -
作者:发愤的草莓,干货新书《现在就干》作者,专注时间管理与妈妈精力管理,陪伴你把琐碎的生活变成像游戏一样好玩。家有2宝,上班之余耕耘公众号“发愤的草莓”,每天5点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