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幻觉,要如何永远破除?

家里买的浴帘隔断已经到货一周了,老公迟迟没有安装,我催了两回,要么说“明天装”,要么说“周末装”,完全没有了一周前干事儿的积极劲儿。

在他第一次推诿的时候,我有些吃惊,但没有细想,只是觉得可能前两天做事儿太猛了,想缓一缓。但是随着觉察他的态度变化、情绪变化,在他第二次拖延的时候,我好像有些明白了原因。

当然,我没有面对面地询问,首先这个问题不好问,我总不能说:“这两天干活不积极了,你说说原因吧。”其次,即使我问了,他也会以上班累等正大光明的理由回复。

我觉察到的原因是,出国工作的时间再次推延,极大地影响了他做事情的动力和情绪。

原来以为9月份会出去,所以他会以最快的速度处理新搬进的家里面我处理不了的事情,以防哪天突然通知。当然,我也是“事后诸葛亮”,现在才明白之前人家之所以对家里事儿如此上心,对我所做的一切都如此“和蔼”且"支持"的根源。

我之前是怎么以为的呢?我以为对方纯粹是更爱这个家了,更疼惜我了……

所以,当我重新解读后,或者说从另外一种可能性去解读后,我觉得很尴尬,很失望,也有些怨怼。虽然我很理解在他的角度上,这些反应和转变很正常,但从情感的角度,确是有些五味杂陈……

故事再说回去,我是怎么得出我的原因的呢?

周末到了,又值中秋,周六上午他开始按照隔断。打开的第一个箱子是直隔断的部分,拿出赠送的浴帘的同时,我马上就觉得这帘子太透了,说:“这帘子有些透啊。”他语气很不善地说:“你怎么买这么薄的帘子,能遮住啥?”我解释说:“这是赠的。”他继续批判说:“赠的东西有什么好东西?!”我无语极了:“我哪知道赠的是这么薄的?”

接着,他看着伸缩杆说:“买的杆子中间有这个挡的,怎么拉帘子?”话说到这个份上,竟然还没完,后面接了一句让人更光火的事情:“你怎么没有一点儿生活常识!”

其实,听到这句时,我真的头都气大了。有事说事,人身攻击是怎么个事儿?

但是,我妈妈在厨房,孩子在卧室,如果我也对着怼,这中秋节就别想过了。所以我真的是硬生生地忍下这口气。我只能反驳说:“反正我是找不着正正好好家里需要的尺寸的,伸缩杆的结构都是这样的,不合适退货就是了,你找着合适的再买。”

然后,打开第二个箱子,又嫌我买的弯的杆子的接头方向不对,还找着网上另一个图片告诉我要这样的接头的,我照样还是说退货就是了,你有合适的再买就行了。

事情已经过去了三四天,现在写到这一部分,我还是会情绪很激动,只不过气愤少了些,更多的是失望和无奈。

一方面失望于对方把工作的情绪带回家,即使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把负面的东西撒在了家人身上。

另一方面我更大的失望和无奈是对自己,其实两个人在一起二十来年,每一次他对我特别好的时候,我都会产生幻觉,觉得自己是个宝,觉得与对方再也不会发生矛盾了,觉得对方随后都会处处让着我。

这当然不现实,这当然是个幻觉,可是却是一次次掉坑,屡教不改。而且这种幻觉带来的两方对比往往太强烈,总是对我有比较大的心理伤害。

更可气的是,我实际上是每次都反省的,可我始终不明白,反省咋一点儿作用都没有呢?我有那么缺爱吗?

也许不是那么缺爱,但是很缺“无条件的爱”,我不愿意接受所得到的爱都是有理由的,有条件的,所以当我感受到好像得到了“无条件的爱”的时候,我是那么喜悦、幸福,以至于我“失去”时,我是如此痛苦、如此难以置信……而且,每次都是在喜与悲之中轮回。

其实,看透了的话,这一段时间自己所经历的情绪变化都是正常的,因为人生无常才正常。而且所有的感受都是自己在导在演的一出戏,与他人无关,只是我自己太执着于想要这出戏是happy ending,以至于当情节自然铺开时,我却认为不“自然”,徒增自己的伤悲而已。

截止此时,脑子里想到的一句可以精准概括以上经历和感受的话是: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无条件的爱”有吗?不知道,听说过,我从未有幸见过。

就如“王子和公主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有吗?不知道,听说过,我亦从未有幸见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