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雨天里的思绪好似一道闪电追溯到过去。记忆中——在小的时候,快乐很简单,而后渐渐觉得——简单才快乐。没有一成不变的人,不过在于没有一成不变的思想而已,可能,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吧。
我们习惯于冥想,但不习惯在未知还没到来时冥想,因为不确定的因素会产生无限个可能性,富于挑战和冒险可能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所谓“人不轻狂枉少年”,少年时代,必要的主流还是要有的——且狂,且痴,且醉。
当稚嫩的余味散去,在我们身上残存的可能就是对往昔的念念不忘。不忘?不忘的是什么?或许,连我们自己都不曾记得:自己以前多么盼望长大,然后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自己规划的每一步……然而——当头脑中构想的那天来临,好像一切都是多余的,给人以一种“想多了”的感觉,其实当想象与实际有差距的时候“想多了”也不会有什么误判之类的评价,不过取于个人看法罢了。
实际上,生活好比烹饪一样,什么样的食材烘焙出什么样的经典菜品——亦什么样的认知模式产出什么样的智慧成品,既然大同小异,还未褪去的余味又怎能浅尝辄止?
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余味”这个词的存在,我想大概可能这是留给慢热型的群体的一种福利吧,毕竟快节奏和慢节奏不同频,两者不成一体,更谈不上标配,味道——尚且孤芳自赏,余味——尚且雅俗共赏,皆——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