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学习一个关于产品经理的课程,原因是想要往产品经理方向转岗,而这个课程特别适合当下的我(很早之前就关注了)。
课程开课的第一天我们学习群里的班长和负责人对课程的安排、后续规划、及提交作业等方面都做了说明,这一期一共有两百多名小伙伴。
今天的学习目标主要就是在围绕着这个课程。说几个我觉得这个课程的特别之处吧:
1、学员互动。
之前也上过很多其他的线上课,这是第一个鼓励大家认真做自我介绍(是一份作业哦)的课程,鼓励大家成为朋友和学习伙伴。我们上传的作业和自我介绍全班同学都可以看到和点评。
2、课程平台。
上课的平台应该是这个品牌自己做的,每个章节都配有视频+文字+图片+导读等等,让不同的知识和概念用最适合(容易被理解)的方式表达和呈现。一般的课程网页都是单一的视频。另外, 在最开始部分也有「如何使用学习平台」的详细介绍,大大降低了学习使用成本,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
3、录播视频。
如今直播课越来越多,方便互动,同时“废话”也多了很多。这个课程里面的视频每一个都是10-15分钟左右,我听起来没有太大压力,老师的课件做的简洁+清晰明了,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高效利用,我需要边按暂停键+边听+边做笔记才能跟得上老师的思路。
4、作业形式。
这也是我喜欢的部分(今天还没有开始做哦),这套课程里面有大量的作业,而且每一项作业都是需要花费几个小时去深度体验产品+思考后才能完成的,比如这周的:体验得到app,体验美柚app等。
下面梳理一下今天的收获(第一章)。
第一章节没有讲关于技术+操作层面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产品经理的岗位介绍+成长路径+所需能力+学习方法论,在下半章的部分讲到了三大视角(着重于产品视角)。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在如此之大的一个领域中,布棉老师用他的个人经历和经验,帮助我们指明了一条适合大多数小白+最有效+进步最快的道路,也包含了一些认知方面的自我反省。比如:如何处理我当下的能力与未来期望能力之间的矛盾,若没有处理好,那就活在了“我以为”的世界中。
下面是5个重️点:
1、基本功+态度,这一对关键词就足以概括小白入们所要达到的能力:执行力。
其中基本功主要是指操作性的内容,比如写文档、画原型等等,要能够独自承担这些最基本的工作内容。这里说的态度,不是工作态度认真的这种意思,而是要对自我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对接下来的学习目标也不能好高骛远,刚开始不要站在一个过高的角度去看待产品体系,去看市场战略和趋势,不要自high的觉得自己一上来就要改变世界,哈哈,先一步一步走踏实了,后面的路才好走,也才有改变世界的能力。
这是我比较欣赏和喜欢的上课模式和思路。
2、产品经理所面临的挑战。
老师说,过去在某些行业,或者某些部门的产品经理很“吃香”,那个时候对产品经理的能力没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在今天就不一样了,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是特别特别难招到的。而产品经理如今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下图),能力一般的产品经理是很容易被替代的。其中最后一点最重要:一定要提升自己的逻辑能力,这个是未来区分产品经理优劣的重要参考项。
3、三个成长阶段:基础能力-项目把控-团队效能
在不同的阶段,所关注的重点也是不同的,当下着重要提升的就是基础能力。老师说关于成长速度是因人而异的,但一般来说,前期都需要巨大的付出才能换来一点点进步,但是到后面的项目把控阶段,一般都是飞速进步啦,到了管理团队的阶段,就是另一种境界了。
另外,到了进阶阶段,我们所需要补充的知识的范围也要跟上来,相关岗位的知识都要考试涉猎(不是现在哦)。
4、用户视角(体验)-产品视角(逻辑)-商业视角(利益)
老师说有太多的产品经理都是站在用户视角上去“体验”,而用户视角是最浅层的视角,只是很感官的对表面的理解,我们应该站在产品视角去思考背后的逻辑,小黄鸭的例子还是挺有趣的,商业视角又是一个更高的高度了,可以看到背后的本质,并思考规模复制化的可能。
下面这两页也是重点!
5、如何训练自己的「产品视角」
这部分的内容就很有意思了,老师先是介绍了「认识产品」的方法论,然后举例说明了「竞品分析」的意义。
多去思考每个功能背后的意义:为什么要设计这么个东西?这个功能是怎么实现的?有没有什么更好玩的玩法?
还介绍了「暴力测试」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去找极限、边界和漏洞,老师推荐我们在使用产品时去进行这种测试。
最后,重点强调了「深度体验」+「反复体验」,要足够的深入,也要多频次的去体验同一个功能,去对比相似产品的相似功能的差异性和优缺点,并关注长期结果。
记得,体验完产品后,以表格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输出」。
今天感觉信息量有点大,非常烧脑,明天还要再消化一下,想重新听一遍这一章的课程。然后去体验作业中的APP,再把自我介绍+作业认真完成。
世界真的很奇妙,我们每天都在体验这些有趣的产品和服务,各种形式的服务也有越来越专业和高质量,好好享受吧,加油!